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探析
刘晓慧
湖南体育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关键字: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融合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重要抓手 [1]。二者的深度融合,既能赋予企业文化建设正确的价值导向,又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活力 [2]。然而,当前企业在推进两者融合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 [3]。本文将深入探析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路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困境
(一)重视不足
许多企业虽在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却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部分企业将文化建设视为“软指标”,因其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而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上重点向业务部门倾斜,未能构建起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培育体系。导致企业文化难以真正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员工对企业价值观、使命和愿景缺乏清晰认知,内部凝聚力不足,进而削弱企业的创新动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缺乏特色
不少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盲目跟风、照搬照抄的现象。看到其他企业的文化理念受欢迎,便不加甄别地模仿借鉴,未能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发展历程、战略目标以及员工群体特征,提炼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内涵。导致企业文化千篇一律,无法展现企业个性与核心竞争力,难以对员工和社会公众产生吸引力与认同感。在外部竞争中,缺失鲜明文化特色的企业,难以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既无法有效吸引优秀人才,也难以获得客户和社会的深度认同,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战略目标实现。
(三)难以落地
许多企业虽制定了丰富的文化理念和口号,但在实际运营中,未能将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流程。文化建设与企业日常管理、经营活动相互脱节,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和实践载体,使得企业文化沦为空洞的口号,无法真正融入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发挥其凝聚人心、激励员工、规范行为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意义
(一)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能够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在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帮助企业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发展信心,制定符合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企业实际的战略规划。
(二)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的纽带。当两者有机融合后,能够以文化为载体,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宣传教育等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增进员工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打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隔阂,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相互促进,带来优势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和表现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企业实际、贴近员工生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反之,思想政治工作则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帮助企业提炼更具内涵和深度的文化理念,丰富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
三、面临的挑战:融合路上的荆棘
(一)缺乏融合机制
多数企业尚未构建起系统化、规范化的融合制度框架,导致二者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明确的对接标准与流程。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统筹协调,也未制定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融合工作难以量化评估成效。例如,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时,思政元素的融入往往随意性强,既无科学规划,也无后续跟踪反馈,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无法保障融合工作持续、稳定地开展。
(二)缺乏融合意识
部分企业宣传上受传统思维局限,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视为相互独立的板块,缺乏主动融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工作中存在“各自为政”现象,企业文化宣传部门专注于塑造品牌形象、营造工作氛围,思政工作者则侧重于理论宣讲、思想教育,双方缺乏沟通协作,未能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整合资源、协同发力。这种割裂的工作模式,使得融合工作浮于表面,难以触及深层次的价值融合。
(三)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
一些企业在融合过程中,未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特色文化的契合点,致使融合方向出现偏差。或是过度强调思政工作的政治性,忽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表达;或是过分追求企业文化的经济效益导向,弱化了思政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由于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融合后的文化理念难以真正被员工认同与践行,无法发挥凝聚人心、规范行为的作用,甚至可能因价值观的混乱,引发员工思想困惑,削弱企业内部的向心力与战斗力。
四、融合方法与策略
(一)树立共同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企业战略愿景,提炼兼具思想高度与企业特色的价值理念。例如,将“诚信、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企业经营理念深度融合,转化为员工日常工作准则。通过开展主题宣讲、文化研讨等活动,让员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与思政工作融合的意义,使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同向而行,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
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布局。党组织牵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通过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带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融合工作,形成自上而下、全员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企业文化与思政知识培训,提升员工思想觉悟与文化素养;制定监督考核制度,将融合成效纳入部门与个人绩效考核体系,设置明确的评价指标,如员工思想动态反馈率、文化活动参与度等,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推动融合工作落地。完善激励机制,对在融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队与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
(四)创新工作方式
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宣传教育平台。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以生动有趣的内容传播企业文化与思政知识;开发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如线上知识竞赛、线下情景模拟等,增强员工参与感。结合企业实际,将思政教育融入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具体场景,让员工在实践中感悟文化内涵,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
五、成功案例分析
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为例,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方面成效显著。中国移动秉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在组织架构上,中国移动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设立专门的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推进部门,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同部署、同落实。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在 5G 技术研发、网络优化等重点项目中组建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文化传播层面,中国移动创新宣传形式,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线上打造“红色云展厅”,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党的光辉历程与企业发展成就;线下举办“企业文化故事分享会”,邀请优秀员工讲述践行企业价值观的真实经历,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总结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意义深远。当前企业面临重视不足、缺乏特色、难以落地等困境,融合过程中也存在机制缺失、意识淡薄等挑战。通过树立共同目标、发挥党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和创新方式,并借鉴成功案例经验,能够有效推动二者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增强凝聚力,释放发展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元元 .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推进 [J]. 现代企业 , 2025(2):125-127.
[2] 谷东超 .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践研究 [J].现代企业文化 , 2024(8).
[3] 王丹 .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4, 23(17):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