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有效化策略探究

作者

胡清清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 563000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的关于考试改革的文件,多次提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在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意识与文化知识素养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能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初中历史学科在培养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双减”政策落实的道路上,初中历史学科由于其学科特征以及在基础教育过程面临不受学生重视的处境,致使一线教师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业质量以及应对中考都存在一定的挑战。优化初中历史学科作业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难题。学科作业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份高质量的作业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分层设计:落实新课改理念。

随着中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尤其是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之下,同时,不同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不一致,初中历史作业的分层设计显然已经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落实新课改理念最基础的一种方式。

在题量适合,题目类型多样之下,分层作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性作业,主要说明“是什么”的问题,难度简单,学生通过基础作业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为能力提升作业,是“为什么”的问题,难度中等,主要培养学生问“为什么”的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第三部分为探究拓展作业,这一部分充分展现出了思维的探究性和问题的开放性,作业有一定难度,学生可以选做。这是进行培优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分层作业在尊重学生主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基础之上,充分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来,主动性提高起来,精准设计不同层次问题,通过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补充个性化与兴趣化作业,力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针对性的检测,因层而练,因层而测。

二、情境创设:形成历史学科思维。

在当今这个教育大环境之下,初中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书面理论知识之外,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将各个科目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变得愈加重要,情境创设随之也成为各学科命题和作业设计关注的焦点。历史作业的情境创设,可以通过教材和课外的相关史料、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情、学生的学习生活、历史趣味故事等材料营造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在这个过程中,融入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的考查知识点,最大程度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与典型性。历史教师借助作业中的真切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学生发现问题后,在问题的驱动下,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思考,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与四环一心的课堂教学范式相配合。

各个地域在发展过程中都带有一定的历史印记,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乡土历史文化。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结合当地实际,发挥乡土特色,融入乡土历史情怀,走进身边真实的历史,涵养人文观念,进一步增进学生心里面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的情感。

三、紧扣课标: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新课讲授和作业设计的基本,依据课标命题,有利于促进教学和评价的有机统一,多元发展评价。因为“学习的本质是人素养的变化,学习发生与完成的判断标准来自其内在心理结构的变化,但是学生内部的心理变化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来判断。”2 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率及完成质量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初中历史学科强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和社会眼光,学科的命题立意正慢慢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转变。因此,紧扣课标,立足于学生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学习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这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大大加强学生的未来发展及学生价值的实现。

四、学科交叉:锻造多维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初中学生学习科目多,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学习中逐渐形成,各个学科相互联系,知识点相互贯通。这也就意味着初中历史作业不能完全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点,也需要对各学科间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跨学科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并且指出跨学科是发展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综合研究。 “跨学科要以学科为依托,但要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3初中阶段的学科整合更加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中,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亦是如此。

跨学科的作业是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和锻造学生多维能力的可行之策,在完成这一类型作业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一个多维空间,通过将多学科的知识与综合能力集合研讨探究,在提升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多维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将他们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又提高了一个水平。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落实及如何落实,提质减负,激趣益智,优化初中历史学科作业是时代对教育的召唤,需要初中历史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发挥作业的最大程度功用。一份有效化程度高的作业,不但可以检测学生学科学习水平,锻炼学生能力,还对教学具有反拨功能和强有力的正面导向作用。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得到巩固和提升,历史学科思维在作业中得到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在作业中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