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五育并举 德润心间

作者

梁伟雄

肇庆市第一中学黄岗学校 52606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德育是教育的灵魂,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新时代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初中班主任要以“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理念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加强德育渗透,润物无声育新人

德育工作绝非简单的说教,而应当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比如,语文教学中可选择富有道德内涵的篇章,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数学课上可利用数学史料,介绍数学家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英语课堂可适时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包容精神 [1]。同时,班主任自身更要注重师德师风修养,时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平日里多与学生谈心,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社会热点的思想感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像春雨润物般,耐心细致地开导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中内化道德品质,外化文明行为,逐步形成积极向上、正直诚信的品格。此外,班主任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需要悉心呵护和引导。要通过个别谈话、心理测评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可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开展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班会课,组织趣味心理活动,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烦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丰富德育载体,润德润心促成长

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贴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载体,精心设计内容,创新形式,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比如,可围绕传统节日、时事热点等开展专题教育,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化。在中秋节前,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亲手制作月饼、灯笼等传统应节物品,传播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思想感情;重阳节时,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传递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此外,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也是德育的重要抓手 [2]。组织学生投身校园美化、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培养他们奉献社会、回馈他人的意识。利用周末、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区、农村、福利院等开展调研走访,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同时,德育还要注重与美育、劳动教育等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会、观影会、美术赏析等,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要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种植绿化、打扫卫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感悟勤劳质朴的可贵品质。

三、创新德育方式,德法兼修塑品格

随着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变化,班主任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拓展德育的新路径。可利用微信、QQ 等学生常用的社交平台,建立班级群,开展线上互动交流。分享励志故事、美文欣赏,传递正能量;针对学生的困惑,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还可录制微课视频,将德育故事、案例融入其中,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开设班级公众号,让学生轮流担任小编,发布优秀作文、摄影作品,记录班级的点点滴滴,在互动中加深师生情谊,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创新德育方式的同时,还要注重德法兼修,做到严慈相济。班主任要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校纪,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对于违纪学生,要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适度惩戒,但始终要坚持以理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反省错误、改过自新。同时,要做到奖惩分明,表扬进步学生,树立榜样力量,以身边人感化身边人。可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最美班干部”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典型,号召全班向他们学习。此外,德育还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构建德育评价体系,过程考核重内化

班主任要摒弃过于简单化、功利化的做法,建立起多元评价、全面评价的德育考核机制。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家长、学生本人,通过教师评价、家长反馈、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全面采集、分析学生的德育数据,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内容要全面丰富,不仅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养成,还要涵盖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多方面指标,构建起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领域的评价体系。同时,评价要突出发展性,重在过程考核、重视内化提升。不能简单地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点滴进步,如参与活动的主动性、遇到挫折的应对能力、与人合作的协调水平等。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可定期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德育收获,查摆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组织德育研讨会、校园心语征文等活动,搭建学生抒发德育感悟的平台,交流思想认识、分享成长体会。评价结果要做到及时反馈、有效运用,通过科学的分析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

结语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班主任要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赋予德育工作新的内涵,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德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不懈追求,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学生前行的明灯,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立德树人的时代篇章。

参考文献:

[1] 王清翠 . 基于文化自信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 [J]. 试题与研究 ,2025,(11):136-138.

[2] 杜永福 . 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5,(1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