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探究
崔挺
河北省唐山市第六十八中学 063100
一、引言
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小学阶段英语基础打得不够牢固,进入初中后面对陡然增多的词汇量、更为复杂的语法体系以及多样化的语言应用场景时,便显得力不从心。还有些学生缺乏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深入探究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基础薄弱
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对音标、基本单词和简单语法等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进入初中后,面对更复杂的英语知识体系,如更多的词汇量、更丰富的语法结构以及难度更高的阅读和写作要求,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学习起来十分吃力,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学困生。
(二)学习方法不当
很多学困生缺乏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例如,有些学生习惯死记硬背单词,不懂得运用音标、联想、语境等方法来记忆,导致单词记忆效率低下,遗忘率高;在学习语法时,只是机械地背诵规则,却不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使得英语学习陷入困境。
(三)学习兴趣缺乏
英语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趣味性,很容易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一旦缺乏兴趣,学生就不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进而逐渐沦为学困生。
(四)学习环境与心理因素
一些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缺乏英语学习氛围,家长也不重视或者无法给予正确的学习指导,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多次英语学习失败的经历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畏难等负面心理,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缺乏信心,进一步阻碍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进步。
三、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学困生的存在会拉低班级英语教学的平均成绩,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有效的转化策略帮助学困生提高英语水平,能够缩小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差距,使班级整体英语成绩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促进教育公平
每个学生都有接受良好教育、获得知识提升的权利。关注并转化英语学困生,让他们能跟上教学进度,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就是在践行教育公平原则,保障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避免因学习困难而被边缘化。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与综合素质
当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上取得进步,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从而增强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会迁移到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英语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
(一)分层设定教学目标
根据学困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为他们制定分层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词汇学习方面,对于普通学生可能要求掌握课本单元内的所有重点单词并能灵活运用,而对于学困生,则先设定掌握其中最基础、最常用的部分单词,并且只要求能够认读、拼写和简单运用即可。在语法教学上,普通学生要理解并熟练运用语法规则进行复杂的句式构建,学困生则着重理解基本语法结构,能写出简单正确的句子。通过这种分层目标设定,让学困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逐步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优化教学方法
1. 采用直观教学法
学困生往往对抽象的英语知识理解困难,教师可以多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视频等展示英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比如在教授水果类单词时,展示相应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到就能快速记住单词,降低学习难度。
2. 实施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英语情境,让学困生在情境中感受英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学习餐厅点餐的对话时,教师可以模拟餐厅场景,让学生扮演服务员和顾客进行对话练习,使他们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培养学习兴趣
1. 融入趣味元素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入游戏、故事、歌曲等趣味元素,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开展英语单词接龙游戏,让学生依次说出
以某个字母开头的单词,既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又能帮助学困生巩固单词记忆。或者讲述一些有趣的英语童话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接触英语,提高学习积极性。
2. 结合生活实际
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是有用的。例如,让学生用英语写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或者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爱好等,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更愿意主动学习英语。
(四)完善评价机制
1. 关注过程性评价
改变以往只看重成绩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困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及时肯定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进步等方面的表现。比如,学困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了一个简单问题,教师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被看到了,增强学习动力。
2. 实施多元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要注重客观性和激励性,指出学困生的优点和进步空间;学生自评能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身问题;学生互评则可以让学困生从同伴那里获得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共同进步。
(五)加强家校合作
1. 指导家长营造家庭英语学习氛围
教师要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环境,如在家中张贴英语单词卡片、播放英语广播或简单的英语动画片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触英语。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英语,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互动,增强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2. 定期反馈学生情况
教师可以按照周、月等固定周期,通过家长会、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家长详细反馈孩子在校英语学习情况。比如,告知家长孩子近期单词背诵量增多、课堂上主动发言次数有所提升等进步表现,同时指出如语法理解仍较薄弱、口语发音不准确等现存问题。如此一来,家长能明晰孩子的学习动态,在家中依据反馈,有针对性地督促孩子复习、练习,与教师携手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助力学困生逐步提升英语水平。
结论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入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关注学困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困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他们逐步克服英语学习困难,提高英语水平,实现全面发展,进而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宗萍 .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J]. 女报 ,2024(18):0086-0088.
[2] 金桂花 .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思考 [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155-157.
[3] 王晶晶 . 初中英语学科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析 [J]. 海外英语 ,2024(9):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