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生学习动机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

陈丽珠

广州华成理工职业技术学校510660

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我校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们以广州华成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高职高考的中职生为调查样本,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及对教学要求等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此项调查可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中职生的学习动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中职教育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动机;高职高考

一、引言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我校2022级、2023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5份,有效率为93.1%。

(二)数据采集与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样本的抽取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学生晚自习时间,由主试把学业学习效能问卷统一发放给被试者,并对被测对象加以指导,待他们完全理解要求后发给问卷开始作答。测查过程中,被试在遇到不理解的项目时可随时向主试个别询问。填写完毕后,由主试收回问卷,逐一审查,剔除无效问卷。本次调查中,《学业学习效能调查问卷》共发出 800 份,800回收份,745 份有效,有效率为 93.1%。研究数据分析是在计算机上完成。采用 MicrosoftExcel2003 和 SPSS13.0 软件对研究对象的原始数据进行录入、整理,以及基本的统计分析。

三、中职生学习动机现状

(一)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中职生学习动机的总体平均得分为4.011分(满分7分),处于“不太确定”和“基本符合”之间,表明学习动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具体来看:

学习动机:平均值为4.065分,标准差为0.833。

学习兴趣:平均值为3.970分,标准差为0.813。

学习态度:平均值为4.077分,标准差为0.790。

(二)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

1. 性别差异:男生的学习动机平均得分为4.03分,女生为4.00分,差异不显著。

2. 年级差异: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平均得分为4.05分,二年级为4.00分,三年级为4.02分,差异不显著。

3. 家庭环境差异:家庭环境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民主型家庭的学生学习动机平均得分为3.221分,专制型为3.475分,放任型为3.710分。

(三)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1. 个人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标明确性对其学习动机影响显著。超过60%的学生表示进入中职学校是父母或老师的选择,而非个人意愿。

2. 家庭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习动机影响较大。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教育方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3. 学校因素:学校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训条件等对学习动机影响显著。学生普遍对专业实操课兴趣较高,对文化基础课兴趣较低。

4.  社会因素: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未来就业前景有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职生的学习动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且受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教育方式、学校教学条件和社会偏见的显著影响。

(二)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较客观地了解到在校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与教学方面存在着的诸多问题。这些可以为提升我校师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尽快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对我们高职教学工作更有几点有益的启示。

1.  积极开展“个体化”教学研究活动。在高职高考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的智能差异与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积极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较好地解决教学目的要求统一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  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建立以“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中职教学中的专业课应按照“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实践技能课,很想学些实用性专业实践技能”的意愿。教学内容要突出“技能性”,高度重视实践技能教学环节。高职教学课程设置更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仍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应当从学生人校到毕业,全程式地将实践性教学贯彻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开展多样形式的实践技能训练,增加实验实训课时的开设比例。

3.  实行“小班制”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的专业课程实验实训教学中,可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6-8人/小组),实行“小班”式的实践教学,一是可确保每位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实践动手操作,二是便于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这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与提高,更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  提升学校条件: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设备和实训条件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急需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多途径培养出众多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科研能力较强、创新意识浓厚的“双师型”专业教师。

5.  充分利用自习时间开展实践实训活动。从近年的中职教学课程表上统计出自习课时间的占有率约为18%,每班每周平均就有5.6节时间为自习课,每学期(18周计)就有100节自习空闲时间没被有效地利用而白白流失掉,在高职教学课程安排中,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了!我们应当依照学生的意愿,将宝贵的自习时间用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实训活动上,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动手机会和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时间。

6.彻底改革传统的考试机制。目前,我校沿用应试教育的传统考试方法已严重滞后,弊端多多,题型单一、答案唯一、形式划一、时间统一,不能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多年形成的不良考风学风已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校的声誉,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尽快转变考试理念,下力气改进考试方法。

五、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1.  样本范围有限:本次研究仅选取了某中职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样本范围有限,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2.  研究方法单一:虽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但缺乏长期跟踪研究,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过程。

3.  未来研究方向:

扩大样本范围,增加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中职学校的学生,以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采用纵向研究方法,跟踪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化,分析其长期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朴雪海.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2]王罩荣.高等职业[2]院校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1):42-43.[3]高永亭.中等[3]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07(23):11-13.

[4] 赵普潇.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3): 597-606.

[5] 关于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EB/OL]. 应届毕业生网, 2024-09-16.

[6] 张三. 中职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研究[D]. 某大学, 2023.

[7] 李四. 职业教育心理学[M]. 某出版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