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突发事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研究

作者

关筠荔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4

摘 要: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为我国铁路事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规模和技术层面实现了显著跃升。在此背景下,铁路行业能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已成为衡量其运输安全水平的关键指标。因此,强化铁路行车组织在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与处理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本文分析了铁路突发事件的类型以及突发事件下的行车组织原则,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期望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能够助力我国铁路事业的稳健前行,实现安全、高效与快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突发事件;铁路行车组织;应对策略

一、引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出行方式日益多样化,铁路出行因其独特优势及高安全性而备受人们青睐。但是,铁路运营过程中仍会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对人们的出行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必须深入探究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行之有效的行车组织策略,以保障铁路运输的高效运行与乘客的安全出行。

二、铁路突发事件的类型

(一)一般性铁路突发事件

铁路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其中,一般性铁路突发事件指的是那些虽然会给列车运行带来一定干扰,但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解决,且不会较长时间影响铁路运输的突发事件[1]。这类事件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其影响时间一般不会太久,凭借及时的应对措施,铁路系统可以快速恢复常态运营;二是其对客流量产生的冲击较为有限,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客流变动。

(二)严重铁路突发事件

严重铁路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单凭调整运行图或远程调控手段难以迅速应对的紧急状况,其会对铁路运营造成深远影响,致使部分铁路线路中断,运输计划严重受阻,并可能带来巨额经济损失和社会广泛影响,如重大列车事故、极端自然灾害破坏线路等。这类事件处理起来极为棘手,耗时往往较长,且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通常难以迅速恢复。

(三)恶性突发事件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虽然不高,但其破坏力极大,不仅会使让铁路系统陷入瘫痪状态,还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这类事件爆发后,必须即刻调整列车运行安排,严重时甚至需暂停铁路运输。恶性突发事件波及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对列车运营构成的严峻考验处理起来相当繁杂,常需联合多方力量共同调整原有运输计划。不仅如此,这一类突发事件还具有难以预见性,无法提前进行有效预测和防范。鉴于其低概率高风险的特性,铁路部门必须持续优化和完善恶性事件的应急响应预案,以保证可以迅速、合理、有效地应对此类突发事件。

三、突发事件下的行车组织原则

突发事件下的行车组织原则主要包括:第一,保证列车按时到达,避免重大延误,同时,列车运行方案需保持灵活性,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必要时实施绕行方案。第二,在选择绕行路径时,应优先考虑路径最短的方案,并保证绕行或联挂列车按原计划时间发车,不可提前发车,但可适当加速以提前到达。第三,针对列车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必须依据应急预案,采取临时加开列车的措施,迅速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第四,列车运行方案的制定还应兼顾列车等级与运行速度。第五,在紧急情况下,列车长必须快速决策并下达命令,秉持先救援后疏通的原则,尽快将乘客和货物送达目的地。

四、突发事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策略

(一)一般性突发事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策略

在处理一般性突发事件时,列车工作人员应快速准备必要的简易工具,立即暂停行车作业,并迅速与相关部门及管理单位取得联系,共同开展列车的紧急检修工作。若事件源于线路,可考虑采用变更行驶路线的办法,但前提是必须保证新路线的绝对安全与畅通;若属于信号设备方面的原因,则可采取手动操控信号的方式保障行车继续。总之,无论是面对一般性还是紧急性突发事件,列车发生事故后,都应遵循“先制动,后修复”的处置原则[2]。相较于紧急性事件,一般性突发事件带来的后果相对较轻,解决起来也较为容易,只要行车组织工作安排合理,就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严重突发事件采取的行车组织策略

面对严重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应保持镇定,迅速判断问题根源,并采取精确且高效的应对措施。这类事件通常会对铁路网络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的不间断,减轻受影响线路的运营压力,相关部门可考虑调整列车运行路线。同时,为了迅速消除事件的负面影响,铁路部门可依据当前的运营实际,临时停运部分线路,以便更有效地修复受损线路。针对严重突发事件,行车组织策略可精简为以下三点:首先,确保长途列车的优先通行权;其次,重联列车需严格遵守原定发车时间,不得擅自提前;最后,高等级列车应享有优先于低等级列车的运行权。

(三)恶性突发事件的组织策略。

面对恶性突发事件,旅客的安全撤离与紧急援助成为行车组织工作的首要关注点。在应急管理部门的全面指挥下,行车组织应有条不紊地展开,并遵循“救援优先,物资随后”的原则确定列车的优先级。计算通过能力的时候,救援列车所占用的线路资源必须被充分考虑,以保障旅客可以迅速、有序地撤离[3]。为了安抚旅客情绪,大型站点需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如简化退票流程、有序管理滞留旅客、精准预测旅客流动方向等,并据此灵活调整列车运行安排,必要时应启用替代线路绕行。此外,还应尽量增加长编组列车的开行,以加速旅客的疏散进程。

五、结语

列车行驶过程中,会经常发生各类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无论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如何,都有可能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及旅客安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行车组织人员应依托过往实践经验,同时紧密联系当前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处理方案,持续优化和调整行车组织策略,以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邦.铁路行车组织与调度指挥授权管理策略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4,(19):163-165.

[2]王莉.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模糊随机优化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2.

[3]陈波. 突发情况下铁路行车组织浅论[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