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高考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进优化的研究

作者

连志光

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高级中学 136507

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新高考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推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基于人教版教材,探讨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优化策略,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进优化

新高考改革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高考模式下,数学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依然重要,但考试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高考改革不断推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一)考试内容的变化

新高考数学考试更侧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降低了对死记硬背知识考查的比重。考试内容中增加了生活热点实际应用相关问题,强调数学实用价值。

(二)考试形式的变化

新高考采用“3+1+2”或“3+3”选考的考试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选择数学考试科别、难度,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三)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变化

新高考提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

二、新高考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改进优化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

1. 创设生活情境

合理利用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中,创设富有趣味性并且具有一定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以及其中蕴含的无穷乐趣。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有关知识时,可以用同学们熟悉的手机套餐收费标准为例子,来分析通话时间与费用的关系,或者是借助水电费的收取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其能够认识到输入量(自变量)与输出量(因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理解函数的相关定义和特征。

2.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与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知识时,提出“一个等差数列的前3项分别为2,5,8,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第10项是多少?”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主动积极思考和探求,结合所学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知识进行探究;或者,在等比数列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提出“某种细菌每1个小时就变得原来的2倍,一开始有10个,那么5个小时后细菌有多少个?”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等比数列的规律。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情况分组,让学生分成实力均衡的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比如研究证明一个数学定理、解决综合性的数学问题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进行帮助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并对学生优点进行肯定,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正意见。

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的学习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一些小组。教师给各个小组布置相应的任务,例如探究关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多种推导方式。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会巡堂,发现有些小组在推导时思路不清晰,立即指导学生。各小组进行合作之后,教师进行评价反馈,肯定其中一个小组的推导方法较多,逻辑性较强。而指出另一个小组在推导公式的过程方面不够准确。对于这一小组的学生,建议学生多观看书中的实例,在此基础上多进行联系,增加学生对公式知识的掌握。通过合作小组,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

(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

1. 利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形象逼真的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懂易学。例如在讲授空间立体几何知识时,三维视频动画演示出几何体的复杂结构以及特殊性,学生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更加直观感受空间关系。

2. 利用在线教学平台

积极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像慕课、微课等,为学生呈上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学生可在慕课上观看不同教师的讲解视频,依据自身需求自主学习,查漏补缺。

3. 利用数学软件

充分借助几何画板、Mathematica 等数学软件。例如在探究圆锥曲线的性质时,让学生使用几何画板动手操作,改变参数观察图形变化,从而深入探究数学规律,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分层教学法

根据学生数学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难度、深度的教学内容;对A层次学生,注重知识的拓展加深;对B层次学生,注重知识的巩固提高解题能力;对C层次学生,注重基础讲解、基本技能训练。布置层次作业,使每一名学生都在自身的认知范围内进行充分训练和提高。如对A层次学生布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作业;B层次学生布置难度中等的作业;C层次学生布置基础性较强、难度较小的作业。

比如,在“函数”的教学中,老师采用分层教学法。把成绩优秀、能力强且态度积极的学生分在 A 层,要求他们探究函数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B 层学生成绩中等、能力一般、态度较认真,注重让他们巩固函数基本性质并练习中等难度题型;C 层学生成绩稍差、能力较弱、态度需加强,重点讲解函数概念和简单运算。作业布置上,A 层是函数综合应用题,B 层是常规题型,C 层是基础练习题。通过分层,不同层次学生都有进步。

综上所述,新高考改革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通过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4,(24):59-61.

[2]张槐勇.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复习教学路径研究——以“立体几何”复习教学为例[J].高考,2024,(24):151-153.

[3]周长琴.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33):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