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国有企业采购优化的重要性及措施
宋瑞飞 熊德博 刘存林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邮编 250014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采购环境,传统采购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对于成本控制、质量保障和供应链灵活性的需求。战略采购则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采购思维和管理模式,强调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规划和实施采购活动,实现与供应商的共赢和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国有企业;采购;措施
引言
国有企业通常业务规模大、涉及领域广,对物资采购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业务部门、不同项目对物资的需求各异,这要求物资采购策略需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企业内部多样化的需求。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可能受人员观念、管理体系等影响,采购质效难以提升。因此,物资采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需要寻求性价比高、服务优质的供应商,以确保物资采购的性价比和供应稳定性。
1供应链视角下国有企业采购优化的重要性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优化采购管理不仅是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必要手段,更是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从供应链视角出发的采购优化,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物资分类、精细化的供应商管理和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显著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与灵活。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国有企业能够减少因物资浪费、供应商不稳定及采购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运营风险。另外,采购优化还能够加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提升供应链协同效应,进而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创新与价值创造。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管理,更注重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有助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提升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总体来看,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优化对国有企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和供应链的整合能力,还为企业在国际化市场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莫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持续优化采购管理,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整体竞争力的目标。
2国有企业采购问题分析
2.1供应商管理体系薄弱
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国有企业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薄弱环节。在供应商选择方面,部分国有企业过于注重价格因素,而忽视了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期、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这可能导致选择的供应商无法满足企业的长期需求,出现供货质量不稳定、交货延迟等问题。在供应商合作方面,国有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往往缺乏深度的合作与信任关系,更多地是基于短期的交易关系。这种合作模式不利于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供应商可能无法及时响应企业的需求,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
2.2采购计划不合理
采购计划是企业采购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然而,很多企业往往存在采购计划不合理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市场需求和产品需求缺乏深入了解,对物资供应市场缺乏足够的调研和分析,导致采购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和准确性。这种不合理采购计划可能导致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物资积压和浪费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不合理采购计划表现为多种形式:①过度购买。企业购买了过多的物资,导致库存积压,增加了企业的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②缺乏库存。企业未能及时补充所需物资,导致生产中断,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③采购质量不达标。企业购买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客户信任;④采购成本过高。企业购买的物资单价过高,或者采购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费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
3供应链视角下国有企业采购优化措施
3.1优化供应商关系管理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国有企业应优化供应商关系管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供应商选择方面,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体系。通过对供应商的全面评估,选择优质的供应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供应商合作方面,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作,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共享技术、管理经验等方式,帮助供应商提升自身的能力,实现互利共赢。此外,企业还应建立供应商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奖励,鼓励供应商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和供货水平。
3.2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企业应该加强对市场需求和产品需求的了解,深入调研和分析物资供应市场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计划、库存状况等因素,避免盲目采购和过量采购。同时,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和标准,确保采购计划的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需求。第一,明确企业的采购需求和目标。这包括确定所需物料、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等,考虑长期合作与供应商的关系,以确保物料供应的稳定性。第二,制定采购预算和预期成本。根据采购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采购预算。考虑物料成本、运输费用、税费、库存成本等因素,对市场价格波动进行预测,以制定预期成本。第三,根据供应商市场和竞争力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采购策略。
3.3优化供货商准入和评价制度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很多企业在招标前或招标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使得招标企业面临巨大损失。企业通过暗箱操作采购将无法使采购的物资质量得到保障,一旦出现问题,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会面临严重影响,甚至出现经济损失。为此,企业在招标前,应与材料供应部门、人员等进行协商,结合企业发展情方向等确定具体的招标方案。招标之后,企业结合投标书,重新组织部门、人员,系统化、全面地对供应商的投标书进行检查评估。在对供应商进行考察时,企业要站在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最为合适的供应商。在确定供应商之后,企业要快速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强有力的供应链,有效控制管理供货渠道。
3.4强化采购人员的管理
采购管理是人力资源在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中的重要变革,要积极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使用新的采购管理方式,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做好采购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采购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并使其树立采购管理的新意识、新理念。企业要积极引进供应链管理水平强且能够熟练操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并将人才作为采购管理的核心,帮助企业减少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消耗,并优化企业管理理念。同时,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完善培训机制,结合企业已有员工情况,对供应链管理模式正确地理解、应用,并使其在具体工作中发挥出优势作用。
结束语
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是供应链优化的关键环节,涉及需求预测、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精准的物资分类、优化供应商关系、强化风险管理和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企业能够显著提升采购效率,减少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完善和优化物资采购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促进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应坚持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持续改进管理措施,以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肖发齐.供应链视角下国有企业采购优化途径分析[J].中国航务周刊,2024(38):70-72.
[2]王兴晔.初探大型综合性国有企业采购与供应链集约化管理路径[J].中国工程咨询,2024(09):118-120.
[3]于力平.“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22(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