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监督体系现存短板及智能化改进对策分析
胡青海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龙岩市森林消防支队 邮编364000
摘要:随着森林火灾频发,森林防火监督体系在保障森林生态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防火体系暴露出信息处理不足、技术整合难度大以及人员培训滞后等问题,亟需优化改进。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防火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探讨了森林防火监督体系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加强技术整合和人员培训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智能化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显著提高防火工作效率,增强应急响应能力,从而为森林防火体系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森林防火;监督体系;智能化技术
引言
森林防火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给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森林防火监督体系作为防控火灾的核心保障机制,其作用不可忽视。现行的防火监督体系仍然存在许多短板,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火灾防控需求。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应用现代化技术对传统防火体系进行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森林防火监督体系的特点
(一)森林防火体系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森林防火工作涉及多个领域与层级,包括火源监控、火灾预测、应急处置等。每个环节的独立性与相互关系,使得防火体系呈现出复杂的多元化特点。各部门协同合作,工作内容繁杂,防火任务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应变性,传统防火手段难以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还需应对复杂的环境变量和突发事件。
(二)传统防火体系的依赖性与局限性
传统的森林防火体系依赖大量的人工巡查和地面火源监测,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保证火灾防控效果,但其存在的问题愈加突出。高强度的人工巡查与资源的依赖性,限制了防火监测的时效性和广度,特别是在面对大范围、突发性火灾时,防火体系的反应速度和精确度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三)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与潜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森林防火的技术手段发生了显著变革。智能化监测平台能够实时收集火灾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型提供火灾预警,显著提高了防火决策的科学性与效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防火体系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与精准度,为防火体系的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森林防火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不足
在现有的防火监督体系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尽管有一定的监控手段,但大规模数据的收集与实时处理尚未实现高效统一。现有的信息处理系统往往不能及时对复杂环境中的火灾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估,导致火灾预警能力低下,难以在第一时间作出精准判断。
(二)技术应用的不完善与整合难度大
森林防火领域的技术应用虽逐步趋于智能化,但现有技术的整合性和协同性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不同技术体系间的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难以在统一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技术应用的局限性,使得防火体系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质量大打折扣,甚至无法有效支撑应急反应和预警系统的运作。
(三)人员培训与技术更新滞后
尽管智能化技术已逐步应用于森林防火领域,但相应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更新并未同步跟进。防火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大规模火灾时,传统防火人员往往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进一步限制了防火体系的整体效能。
三、森林防火监督体系优化对策
(一)提升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析能力
为了弥补当前防火体系在信息收集与处理方面的不足,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应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平台的建设,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火灾信息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加精细化的火灾预警模型,确保能够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技术整合与系统协同
在技术应用方面,当前森林防火体系面临不同技术平台之间相互孤立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防控效能的提升。迫切需要推动各种技术平台之间的深度整合,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无缝连接。智能化设备、传感器、监控系统、气象平台等多个技术系统应统一到一个集成化的平台架构中,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实时共享与互通。通过构建智能化防火监控网络,将火源监测、气象预警、人员调度等数据集中管理与分析,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火灾预测和风险评估。
(三)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更新机制
为了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能够高效实施,必须从多个层面加强防火队伍的能力建设。防火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新兴技术,特别是在智能化监控、数据分析和火灾预警方面的应用。定期的技术培训应侧重于新技术的操作流程、数据解读及应急响应策略,以确保防火队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此外,培训内容应结合实际需求,强化技术应用的实践性,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定期组织模拟演练,特别是大规模火灾应急演练,能够有效提升防火人员的应变能力与协作能力。在演练过程中,防火人员不仅能熟悉应急处置流程,还能在高压环境下锻炼快速决策和协调行动的能力。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更新机制,确保防火队伍始终保持与最新技术同步,提高其对火灾的预判与应对能力,最终实现提升整个防火体系的应急响应能力和防控水平的目标。
结论
提升森林防火监督体系的智能化水平,已成为应对日益复杂火灾风险的关键举措。通过加强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析、推动技术整合、完善人员培训与技术更新,有效解决现有体系中的诸多不足,进而提升防火工作的效率与应急响应能力。面对未来更加严峻的森林火灾形势,持续优化防火监督体系,将是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稳定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加虎,丁新元,张辛,等.直升机在扑救雷击火中的应用——以蒙山"6·10"雷击火为例[J].森林防火, 2024, 42(1):71-74.
[2] 徐加虎,杨正波,徐繁,等.四川凉山森林火灾扑救对我国森林航空消防的启示[J].森林防火, 2023, 41(4):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