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竹笋壳材料包装设计应用研究
张家瑶
安徽外国语学院
摘 要:文章通过探索竹笋壳这一农业废弃资源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潜力,促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竹笋壳材料的特性和工艺加工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并将其应用于食品、礼品等领域。重点考虑包装设计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环保性,打造出既具有艺术感和地域特色,又能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的包装产品。同时,项目将注重与当地农户和生产者的合作,促进竹笋壳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农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乡村振兴;绿色包装设计理念;材料创新及应用
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振兴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需要结合战略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推动。现如今,纸张和塑料依旧是人类在包装设计中最主要的设计材质,但纸张对树木的数量消耗巨大,造纸的过程不仅会需要大量的煤和水,更会产生工业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设计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设计界,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去拒绝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的污染,而其中对于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竹笋壳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且地域特色明显的材料,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这种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则强调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乡村发展的稳定和长远性。
一、乡村振兴与农业包装设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对于乡村振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探索角度,设计转换则是激活乡村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当设计结合当地农业资源而产出优质的产品时,不仅会对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农产品作为一种普遍的乡村内生资源,在推动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包装设计作为农产品生产链上的关键一环,既可传递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也可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附加值。农业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业文化中的理念,在如今的生产生活中仍具有现实意义。将包装设计与农业文化进行融合交汇,用包装设计来深化竹笋壳的利用率,运用设计深入挖掘竹笋壳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生态理念,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包装产品。不仅提供了较高的产品附加值,拓展了当地的宣传路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坚守文化本根、坚定文化自信,以及文化价值传递的提升。
自2017年之后,“农业包装”逐步成为文化创意领域研究的热点,从“包装的形式美感”转向“综合的设计表达”。此方向的研究,在新消费理念下,以乡村文化为灵魂与核心,不仅注重包装的审美价值且将文化要素、精神要素、物质要素等进行有机结合,调动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同时乡村文创产品设计也承载着传递乡土社会“底色”的文化使命。而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兴起,农业包装进入品牌化、体验化的新文创时代,需运用整合思维进行知识转换,从而发掘乡村文创赋能的新角度与新思路。
二、包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
在新时代,“绿色设计”拥有它一定的意义,即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基础上实现绿色化技术内容应用,构建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应用机制,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方法。绿色设计的基本本质还是旨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或减少原料、自然资源的使用。其核心在于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数量、节省材料和节能来达到环保目的。
(一)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
绿色包装设计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率先提出并实施,它代表了一种“生态包装“机制,其设计本质理念包括了环境保护、循环利用以及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商品包装设计形式。
绿色包装设计遵循多点原则,它强调对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原则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概念合理选择资源,保证资源其本身在设计生产周期中得到合理分配,确保体现其最大化应用价值,减少资源消耗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空缺等现象。资源本生是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因此在绿色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它的这一优势,保证设计合理到位,降低资源消耗成本的同时满足绿色环保设计,尽可能将被浪费的资源转化为对人体无害的产品包装设计内容。
绿色包装设计强调消除污染原则,在产品包装设计之处就思考了如何预防污染这一关键问题,它并非采用传统的先污染再处理的技术思想和方法,而是希望通过在源头上就彻底解决污染危害问题,对于那些不可避免的污染状况,则会择优考虑某些优秀的绿色环保处理方法,体现包装设计对环境的绿色保护价值。
(二)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思路
产品包装造型是设计的精髓,它代表了物体外形与精神势态的完美结合,如果从设计角度分析,产品包装设计的核心就是造型设计,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造型设计需要在依附于某一种功 能的基础之上满足人们对产品的实用功能需求与审美功能需求,它是完整构成产品设计要素的重要一部分,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应该体现几种绿色设计思路。
遵循自然形态,追求可持续发展。当前市场中的产品形态丰富多样,它们都大多数都体现在造型设计上,且不同产品造型形态的构成方法也不尽相同,这种设计满足了“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其极简的设计风格也反映了绿色设计理念,迎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包装设计中,可以通过追求自然形态设计满足绿色设计理念,充分体现绿色设计的优越性,减少人工形态的刻意雕琢,确保包装设计更加朴实自然,满足产品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减少包装设计工序、人工形态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设计中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增加可持续利用,实现实用效能。绿色设计决定了产品设计产品功能,利用产品的包装设计及造型内容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可持续利用功能价值,最大限度节约材料,减少资源投入。在追求绿色化环保发展的当今社会,产品包装设计的绿色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它希望在多个层面上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不被继续侵害。而绿色设计理念的商 品价值内涵也是人们所喜爱和追求的,在保证做到循环利用设计绿色化内容的同时也强调节能节约,处处体现艺术美感、实用价值与生态环保思维的结合,这是产品包装设计行业未来应该坚持走下去的正确道路。
三、竹笋壳材料设计探索
皖南地区盛产竹笋,而竹笋壳的利用率却很底,市场需求少,产品研发和知名度都不够。我国关于竹材的应用历史悠久,对于竹笋壳的利用也有较早的记录,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笋壳雕等。如今,世界木材资源紧缺,工业污染严重,寻求绿色材料,推广绿色工艺、绿色设计,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当务之急。竹笋壳作为一种绿色材料,既具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潜在价值,也有在现有应用基础上开发新应用方式的可能性。深入研究和利用竹笋壳,可为竹资源丰富的山区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竹笋壳制作材料的可能性探索
首先,竹笋壳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特性,使其在包装设计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竹笋壳在结构上具有多孔性,这使得它具有良好的力学回弹性。在承受动载荷和冲击载荷时,即使受力超过其承受范围,也能吸收相当部分能量,从而只是造成较大的形变而不断裂。此外,竹笋壳表面与内部孔隙较多,使得其硬度较小,便于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如染色、固色、水解、改性处理等。这些特性使得竹笋壳材料在包装设计中能够发挥缓冲、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
其次,竹笋壳材料具有环保性。例如:云南西双版纳等茶区自古就盛产竹子,茶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笋壳来包装制作出来的茶叶。这种材料来源广泛,可降解,使用竹笋壳作为包装材料有助于减少塑料等不可降解材料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竹笋壳还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这种多孔性材料能够吸收周围的其他物质,如液体、气体等,有利于对竹笋壳的化学处理。在家具设计中,竹笋壳的吸附性可以应用于胶液和涂料的吸附,使其易于粘合、涂料加工和改色等操作。在包装设计中,这种吸附性可以用于吸收包装内的湿气或异味,保持产品的干燥和清新。
综上所述,竹笋壳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竹笋壳材料代表着一种废弃材料向新型环保材料发展的方向,在材料物理特性的研究引导下进行笋壳材料应用设计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笋壳材料作为一个较为新型的材料,其特性还在不断开发研究当中,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因此,应用竹笋壳材料的包装设计,可以为其他植物材料提供样本,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四、竹笋壳材料应用于包装产品设计中的价值
(一)人文价值
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材料运用,使得竹笋壳材料可以赋予人们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寄托,是使人类能够与大自然对话、亲近大自然,展示了材料独特的地域性表达及宝贵的人文价值。“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竹笋竹笋在皖南地区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承载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家乡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背井离乡的人民需要一个心灵家园,以竹笋为原材料的竹笋壳可以给予现代人心灵的慰藉。
(二)美观价值
竹笋壳材料采用天然植物作为原材料,其本身具有天然的纹理,可以呈现出最简约、最质朴的自然形态,表现出一种微妙的自然之美,这种自然美具有自然性、形式性、变易性等特征,它强调外观形式的不对称,通过天然材质来展示一种简洁纯净的自然美,以赏心悦目的直观形式去引人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情感。竹笋壳材料的美观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上,还在于它们能够与自然共生,营造出与自然和谐的平衡美,同时满足个性化的设计需求,为生活增添自然与和谐的氛围。用竹笋壳材料,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熬,作为自然化美观的衍生之物,表现了自然朴素的生态之美。
(三)生态价值
竹笋壳材料是一种以竹笋废弃物为原料的生态、绿色、环保的可持续材料,原材料来自于废弃物,用其制作的产品可以自然降解,而且设计全过程对环境无毒害无污染,具有很高的绿色生态价值。竹笋壳材料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和低碳环保理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竹笋壳材料产品遵循以自然环境为导向,符合可持续生态环保型特征,减少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费、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体现了绿色设计的宝贵价值,有益于人类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
(四)经济价值
随着人们对绿色产品的喜爱,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绿色产品,同时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增强,也为生态、环保的绿色材料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小规模小成本制作的竹笋壳材料因其独特审美特性及生态友好性,必然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同时,竹笋壳绿色材料拥有着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资源特征,低技术的制作特征,这些都导致了竹笋壳绿色材料的低经济成本,具有经济实用性价值。就地取材的材料运用观念,可以有效的使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这种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资源优化性特征点,实现了材料可持续环保性和经济友好性的内在统一。
五、结语
竹笋壳包装设计有助于挖掘、发现与传承农业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产品线,也可以创造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拓展当地文创领域的新业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创意经济的融合,助力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经济收益,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价值。同时遵循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乡村振兴思想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丰富乡村振兴发展理论,唤起社会大众对于乡土情怀的追求与认可。通过设计实践,将竹文化、生态理念、绿色环保等元素与农产品相结合,将农业文化价值延续下去,促进其传承和保护,同时,这种包装设计也可以激发当地青年创意和潜能,促进文化活力的注入和创新发展,传承其文化内涵与农业精神。探索乡村文化在当代包装设计中所传递出的深刻内涵,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在地文化,也为类似地区的包装设计开发提供模式借鉴。
本文系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竹笋壳材料包装设计应用研究”(课题编号:S20241306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