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理实验细节,探初中德育渗透新策略
毕凤玲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一中学 131500
摘 要:在教育的多元领域中,德育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要素。而物理学科,作为一门注重实践与探索的科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物理实验不仅仅是知识的验证与技能的训练,更是德育渗透的优质载体。借由物理实验细节,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探索创新的德育渗透策略,能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巧妙设计与引导,将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融入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实现品德素养的同步提升,开启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德育;渗透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传统的德育方式往往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物理实验则以其生动有趣、充满挑战的特点,吸引着学生的参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会面临各种问题与合作场景,这为德育提供了天然的契机。从实验的准备到完成,每一个细节都隐藏着德育元素。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渗透策略,能让德育在物理实验中落地生根,帮助学生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塑造良好的品德与价值观,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一、借合作实验过程,育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当今高度互联、分工精细的时代背景下,任何复杂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紧密配合与协同努力。在物理实验教学场景中,合作实验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模拟社会协作的微观平台。当学生们围绕实验任务展开合作时,倾听他人意见成为获取多元思路的关键,合理分工则是基于每个成员的优势特长,相互配合让不同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合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真切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局限性,无论是复杂的电路搭建,还是精密的数据测量,单靠一己之力都难以完美达成目标,而集体智慧往往能攻克难题、突破瓶颈【1】。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串联和并联” 实验课堂上,随着老师宣布开始实验,教室里迅速热闹起来。两人一组的学生们开始讨论分工,其中一组学生中,小张动手能力较强,主动承担起连接电路的任务,他小心翼翼地拿起导线,按照电路图的指示,将电源、灯泡、开关依次连接起来。小李则发挥自己思维严谨的优势,仔细检查小张连接的每一处线路,还不时拿起电压表测量各部分电压。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小张不小心将导线接错位置,导致其中一个灯泡不亮,小李立刻指出问题所在,两人一起重新检查电路,调整连接方式。经过多次尝试和反复检查,他们终于成功让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灯泡都正常发光,并准确记录下实验现象和数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两人从最初的生疏配合,到后来的默契无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种亲身经历让他们明白,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高效完成实验任务,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
二、凭探究实验环节,养学生勇于创新品质
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的变革,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源于创新思维与实践。在教育领域,勇于创新的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育与强化。探究实验以其开放性和探索性的特质,为学生构建起自由发挥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局限于既定的知识框架和操作流程,而是被鼓励打破常规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当面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挑战时,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成为必然选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被逐步激发,创新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不畏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成为他们未来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重要品质,助力其在各个领域实现突破与发展【2】。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课堂上,当学生们顺利完成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 的基础实验后,教师目光炯炯,适时抛出问题:“除了排开液体体积,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浮力大小呢?” 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课堂瞬间活跃起来,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学生们纷纷皱起眉头,陷入思考。小组讨论中,一名思维活跃的学生率先发言:“我觉得改变液体的种类可能会有影响,不同液体的密度不一样,说不定浮力也会跟着变。” 这一想法得到了组员们的认同,大家纷纷点头。这时,另一名性格沉稳的学生补充道:“那我们可以找盐水、酒精这些常见的液体来试试。” 而另一组的学生则提出了不同的思路:“物体形状改变后排水方式就不同了,这会不会对浮力有影响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其中一组学生决定验证液体种类对浮力的影响,他们迅速分工,有的去实验室领取弹簧测力计,有的收集不同种类的液体。准备就绪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依次放入盐水、酒精等液体中,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然而,实验过程并不顺利,由于液体密度差异较小,浮力变化并不明显,这让大家一时犯了难。“这可怎么办?数据不明显,实验结果就不准确了。” 组员们焦急地讨论着。经过反复思考,组内一名学生提议:“我们增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样浮力变化应该会更显著,同时测量数据时要更加精确。”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重新调整实验方案。另一组研究物体形状影响的学生,则将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圆球、方块等各种形状,一次次放入水中,认真记录每次实验的浮力数据。在不断尝试中,他们发现形状不会对浮力产生影响。通过这些大胆尝试和创新实践,学生们不仅自主发现了影响浮力大小的新因素,更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创新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有效培养了勇于创新的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们学会了团队协作,理解了相互支持的力量;借由探究实验,他们勇于创新,突破思维的局限。这些优秀品质将伴随学生一生,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披荆斩棘。教育工作者应持续探索物理实验与德育融合的更多方式,充分利用实验细节,让德育之花在物理课堂上绽放得更加绚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高尚品德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程.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物理德育渗透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4):18-20.
[2]戴秀云.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物理德育渗透的实施路径[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39(1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