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探索

作者

代曼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凤阳工人子弟小学 233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英语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项目式学习以其跨学科、实践性、自主性的特点,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有效载体。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探讨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实施路径及实践意义,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融合的可行性与成效,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劳动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英语教学;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小学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将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

(一)项目主题的选择

项目主题的选择是项目式学习成功的关键。在选择项目主题时,要充分考虑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劳动教育的目标,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主题。例如,可以结合小学英语PEP教材中的“Food”“Clothes”“Home”等主题,设计“小小厨房营养师”“环保小卫士——旧衣物改造”“我的温馨小窝——家居整理”等项目主题。这些主题既涵盖了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又涉及到劳动技能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项目目标的设定

项目目标的设定要明确、具体、可衡量,既要包含英语语言知识目标,如词汇、句型、语法等的学习和运用,又要包含劳动教育目标,如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等。例如,在“小小厨房营养师”项目中,英语语言知识目标可以设定为:掌握与食物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如“I like...”,“What's your favorite food?”,“It's healthy/yummy.”等;能够用英语介绍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制作方法。劳动教育目标可以设定为: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饮食观念;学会简单的厨房操作技能,如洗菜、切菜、烹饪等;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三)项目实施的过程

在项目启动阶段,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项目主题、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引导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推选组长,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项目探究阶段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关键阶段。学生根据项目目标和任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在英语学习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英语书籍、观看英语视频、听英语广播等方式获取与项目相关的英语知识;在劳动实践方面,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观察、调查访问、实验操作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解决劳动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项目实践阶段是学生将探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阶段。学生根据项目方案,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合作,如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劳动任务、汇报劳动进展、讨论遇到的问题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劳动安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项目展示与评价阶段是对学生项目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反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口头报告、实物展示、表演等方式展示项目成果。在展示过程中,学生要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展示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劳动成果。

(四)项目资源的开发

项目资源的开发是项目式学习顺利开展的保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项目资源。在学校资源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劳动实践基地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家庭资源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家庭中的物品和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在家中进行家务劳动、种植花草等;在社会资源方面,可以与社区、农场、工厂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学习英语和劳动技能。

二、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将英语语言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培养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主题的选择和项目活动的设计,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忽视。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将劳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为劳动教育的落实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落实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结论

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实劳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两者融合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设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合理开发项目资源,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同时,要注重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项目式学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薛培月.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究——以“打造梦想农场”为例[J]. 考试周刊, 2025, (06): 105-108.

[2]顾婷. 劳动教育融合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J]. 求知导刊, 2024, (20): 65-67.

[3]王静芬. 劳动教育场域下的小学英语融合教育实践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 2024, (17):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