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魏冬
吉林省长岭县东岭乡中学 131523
摘 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为初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新方向。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任,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文化意识的提升。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入新活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板块,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接触多元文化、拓展思维视野的重要窗口。但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效果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未能充分挖掘阅读教学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潜力。因此,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此展开深入探究。
一、设计梯度问题,激活深度思维路径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认知发展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规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梯度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规律,为学生搭建起思维进阶的阶梯。梯度问题涵盖事实性、推理性、评价性等不同层次,能够对应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需求。事实性问题作为基础,帮助学生快速熟悉文本的表层信息,构建对文章的初步认知框架;推理性问题则引导学生突破表面,通过对文本线索的梳理、分析,挖掘文字背后的逻辑关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评价性问题进一步升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作者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独立见解。这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还能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辩证分析等深度思维能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实现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1】。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的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初步阅读完文本后,开启了梯度问题引导模式。首先提出事实性问题:“文中提到了哪几种未来职业?作者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描述具体有哪些语句?” 学生们迅速回归文本,通过圈画关键词句,快速整理出文章中提到的职业种类,以及关于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就业前景、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描述,对文章内容有了清晰的轮廓认知。接着,教师抛出推理性问题:“结合文中对计算机行业现状的描述,推测作者认为计算机科学是好选择的深层原因是什么?除了文中提到的,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促使人们选择这一专业?” 此时,学生们不再局限于文本表面,开始结合生活中对计算机技术应用场景的观察,以及科技发展趋势等知识,深入分析计算机科学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给出评价性问题:“如果是你,会选择计算机科学作为未来专业吗?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学生们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个人规划,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一步思考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非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整个教学过程中,梯度问题像层层打开的思维大门,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深度思维路径 。
二、融入文化元素,拓展国际理解视野
文化意识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支柱,承载着语言背后的深层内涵与人文价值。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本质上是搭建一座连接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的桥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通过语言得以体现。学生在接触英语阅读文本时,不仅在学习语言知识,更是在探索多元文化的世界。通过对英语国家文化元素的深入了解,学生能够打破文化壁垒,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因文化差异产生误解,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尊重。从情感层面来看,文化元素的融入能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敏感度,使其在未来的跨文化交际中更具主动性和适应性,真正实现从语言学习者到跨文化交流者的转变【2】。
在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的课堂上,教师以阅读文本中不同国家见面礼仪为切入点,开启文化探索之旅。在学生掌握基础文本内容后,教师展示了一系列关于西方用餐礼仪的图片和视频,如西餐中餐具的摆放与使用规范、用餐时的禁忌等,并与中国传统用餐礼仪进行对比。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西方用餐时要求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这与中国的用餐习惯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文化差异?” 学生们分组展开讨论,结合历史、生活经验分析发现,西方用餐礼仪注重个体独立,而中国用餐文化强调集体和谐与分享。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入西方节日习俗,如圣诞节的起源、庆祝方式,与中国春节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家庭团聚的节日,中西方在庆祝形式和文化寓意上有何不同?”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对比表格,梳理出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元素,更在对比分析中深刻体会到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提升了文化意识和国际理解能力,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规划教学策略。设计梯度问题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路径,引导学生从浅层次的信息获取逐步走向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全面提升思维品质。而融入文化元素,则为学生打开了拓展国际理解视野的大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包容与尊重意识,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基础。当然,这只是众多教学策略中的一部分,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与实践,将更多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融入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不仅能掌握语言技能,更能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兰岚.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4,(40):117-118.
[2]陈依婷.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24,(4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