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语文教学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路径探究
牛江欣
河北省体育局运动技术学校
(河北省体育科技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5WJ11)在现代体育发展进程中,对运动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卓越的竞技水平,文化素养成为衡量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指标。语文作为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在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还能丰富其知识储备,培养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人格,为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探究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对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促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对于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语文教学通过对听说读写能力的系统训练,帮助运动员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逻辑性。在日常交流、媒体采访和团队协作中,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增进与他人的理解和合作。例如,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运动员能够更加自信、得体地应对媒体采访,展现良好的形象;在团队训练和比赛中,准确的语言表达能提高战术沟通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第二,丰富知识储备,拓宽视野。语文教材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文化常识等丰富内容,是知识的宝库。通过语文学习,运动员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丰富知识储备,拓宽视野。从古代诗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现代文学作品中了解社会变迁和人性百态,从外国文学中领略多元文化的魅力,这些知识不仅能提升运动员的文化素养,还能为他们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和灵感来源。第三,培养思维能力。语文学习注重对文本的分析、理解和鉴赏,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运动员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和主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讨论和辨析,激发批判性思维;在写作训练中,鼓励运动员发挥想象力,表达独特见解,培养创造性思维。这些思维能力的提升,将对运动员应对各种挑战时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第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人格。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教诲,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感悟,运动员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人格。如从英雄事迹中汲取爱国精神和拼搏精神,从感人故事中学会关爱他人和感恩,从挫折经历中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价值观和人格品质将伴随运动员一生,使其在体育生涯和人生道路上保持正确的方向。
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可以尝试。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 大语文” 观
语文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树立“大语文”观,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体育专业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无处不在,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语文知识,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体育训练和比赛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配适运动员特殊性
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精选教学内容。在保留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增加与体育相关的文章,如体育名人传记、体育赛事报道、体育精神论述等,使教学内容更贴近运动员的生活和兴趣。例如,在学习人物传记时,可以选取李宁、郎平等体育传奇人物的故事,让运动员从他们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通过分析体育赛事报道,提高运动员对语言运用的实际感受。同时,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引导运动员深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语文学科吸引力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体育相关的情境,让运动员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模拟体育新闻发布会的场景,让运动员扮演运动员和记者,进行采访和回答问题的练习,锻炼口语表达和应变能力。采用项目式学习法,组织运动员开展与语文相关的项目活动,如编写体育主题的手抄报、制作体育文化纪录片的解说词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吸引运动员的注意力。
四、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培养运动员重点能力
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根据运动员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推荐适合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名著、体育杂志、科普读物等。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运动员交流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加强写作训练,结合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写作题目,如训练日记、比赛总结、体育梦想等,让他们有话可写。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从立意、构思、选材到语言表达,逐步提高运动员的写作能力。同时,鼓励运动员通过写作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内心感受,促进自我反思和成长。
五、培养学习兴趣与习惯,提升运动员学习自主性
关注运动员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状态,采用激励性教学评价,及时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增强学习自信心。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语文知识竞赛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运动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制定学习计划、做好预习和复习、善于总结归纳等,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运动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语文学习,如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参加在线课程等。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教学团队
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同时对体育有一定了解和热爱的语文教师担任运动员的教学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了解体育领域的发展动态,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合运动员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实践。加强教师与教练、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成长。
七、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让运动员感受获得感
改变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运动员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阅读量、写作水平、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例如,通过课堂观察记录运动员的参与度和表现,通过作业分析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难点。引入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运动员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同时促进同伴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语文教学在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培养学习兴趣与习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的大趋势下,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在运动员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贡献力量。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运动员的语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