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国企党建创新模式与实践探索

作者

张振锋

中核华建西北分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一、新时代国企党建的背景与研究目的

新时代对国企党建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强化党的领导,还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相融合,实现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国企党建的显著特征。企业党组织需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遵循党的建设规律与企业发展规律,创新党建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过程中,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并重,国企党组织被要求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找到最佳结合点,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建与企业治理的紧密结合,是新时代国企党建的又一重要特征。国有企业需确保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组织在决策中的前置程序和决定权。通过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确保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新时代国企党建的背景与研究目的,旨在构建与时代同步、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党建创新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创新党组织工作,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结合,强化企业治理效能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提升。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国企党建理论,也为实际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展现了新时代国企党建的广阔前景。

二、新时代国企党建新的特点与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展现出了一系列新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党建工作的时代需求。为了适应新要求,国有企业党建必须进行一系列创新变革,以实现高质量党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首先,新时代国企党建更加强调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一特点在实践中体现为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得以确立,实现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机制,确保了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前置程序和决定权。这就要求在国企党建工作中要务必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不仅要求企业党组织在形式上融入公司治理结构,更要在实质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决策和管理中的有效落实。其次,新时代国企党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要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遵循党的建设规律与企业发展规律,创新党建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再者,新时代国企党建强调创新与实效,通过构建创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形成合力。最后,新时代国企党建还注重党建活动的开展与监督。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需通过持续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部署落实专项行动、防范化解投资风险、落实急难险重任务,以及与企业品牌的紧密结合,确保党组织的活力和作用。强化党组织对重大事件的请示报告,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三、国企党建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构建

(一)理论基础

在探讨国企党建创新模式的构建之前,深入理解其理论基础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思想指导,强调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张通过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国企党建创新模式的构建理论基础,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现代企业治理理论与融合创新理论的精华,强调党的全面领导与企业治理的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党建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以及党建活动的实效性与成果分享。这些理论基础为国企党建创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指导着国企党组织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以高质

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模式构建

国企党建创新模式的具体构建,需从多方面入手,确保模式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目标设定是创新模式构建的起点,必须明确、具体且具有挑战性。国企党组织需设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协调的党建目标,目标应涵盖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等多个维度。体系构建是创新模式实施的基础。组织架构上应确保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运行机制上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流程,确保党组织在决策中的前置程序和决定权;制度规范层面需制定严格的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党员行为,确保党建工作有序进行;文化塑造上要将党建与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机制创新是创新模式的核心,包括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学习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创新。激励机制需将党建工作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激发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监督机制要确保党建活动的规范性,通过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党组织的自我净化能力;学习机制应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反馈机制则要求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调整党建工作策略,确保党建活动的实效性。效果评估是检验创新模式成效的重要环节,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对党建工作进行评估。定量评估可依托党建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定性评估则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意见与建议,全面评估党建工作对企业文化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四、国企党建创新模式的实践应用与路径分析

(一)实践应用

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建方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通过明确党建工作目标、深化内涵模型、构建融合体系、打造特色品牌等环节,实现了高质量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展现党建工作的活力与成效。通过创新党建模式,国企不仅能够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还能有效提升企业治理效能,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丰富了国企党建理论,也为实际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展现了新时代国企党建的广阔前景。

(二)路径分析

在新时代国企党建创新模式的构建中,实践路径的探索至关重要。确立问题导向是实践路径探索的起点。国企党组织需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明确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党建创新策略。案例学习与经验借鉴是实践路径探索的重要环节。如通过研究成功案例,汲取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实践路径。持续改进与创新是实践路径探索的生命力所在。国企党组织需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党建创新模式的实效性,及时调整策略,确保党建工作的活力与成效。成果分享与推广大大增强了实践路径的影响力。国企党组织应通过内部交流会、党建论坛等形式,分享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企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动国企党建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小玉 . 现在党建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 现代经济管理 ,2021.

[2] 李永萍 . 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与村庄公共性——基于对佛山市南海区禾村党建创新的考察.2020.

[3] 金琪 . 关注需求 引领追求——民办中学党建创新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互构 .2016,55-57

[4] 韦少雄 . 村域基层党建创新与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基于广西河池市“党群共治”模式的分析.2016,30-36

[5] 邵春杰. 大党(工)委制的区域化党建创新.2016,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