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土资源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现状与趋势研究

作者

李晓龙

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川省泸州市 646500

摘要: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至今,经济实现了稳健的快速增长,这一进程催生了土地需求的迅猛膨胀,土地资源供需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违法占用土地的事件频发。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卫片执法检查等众多措施,不断强化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打击力度,成功抑制了土地违法行为的蔓延,但国土资源的执法环境依然严峻。本文基于实际工作经验,对国土资源的卫片执法检查的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国土资源;卫片;执法检查

引言: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土地分配指标日益紧张,国家及地方重点项目持续增多,加之利益驱动引发的非法占地现象回潮,导致国土管理部门执法监管的负担日益加重。同时,国土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尚存在诸多不足,亟需改进,给国土执法工作带来了众多挑战。特别是,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国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对国土资源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简介

卫片执法检查是通过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及GIS手段,对区域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实施监控,生成最新影像资料,通过对比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影像数据,清晰展现地表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变化,据此绘制出一系列监测图块,将影像资料与图块信息结合,对项目用地情况进行核实,监控新增建设用地和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及时发现、阻止并惩处非法用地及非法开采资源的行为[1]。

二、国土资源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现状

(一)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在经济增长不均和观念更新的背景下,我国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在偏远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现象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上普遍存在法律意识薄弱、缺乏科学规划和长远规划的问题,过度开发现象普遍。特别是近年来,煤矿等矿产资源因性别歧视和法律监管不力而遭受损失,导致土地和资源的滥用,以及短期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和低效利用。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优化管理机制中存在的紊乱管理流程、不完善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结构缺陷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土地及资源管理领域最为突出且紧迫的挑战。在现行土地与资源管理工作中,首当其冲的是,由于管理体制的改革,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在监管上出现管理缺失,从地方党委到政府层面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认识不足,进而逐步减少了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重视。其次,国土资源审批及审核流程中,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责任归属模糊,相互之间推诿责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责任归属往往指向他人,缺乏实际调查和核实的第一手资料,长此以往形成了不良的工作作风,人力和时间资源的浪费严重,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2]。系统中存在的不规则策略和后续处理的不力,使得相关部门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往往不够深入,处罚力度不足,缺乏具体的监管措施,部分监管行为甚至可能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效果。另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本身仍需进一步完善,对于违法用地和资源利用的情况,依法进行的预防和遏制措施强度不足。

(三)技术支持系统不完善

当前,广泛分布的地产与资源,技术架构尚未完善,导致难以构建精细化管理与专业技术支撑体系。陈旧的技术设备,运作效能低下,缺少技术革新与升级,未能融入现代先进科技,影响了社会管理的理想状态,进而限制了土地与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三、国土资源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趋势分析

(一)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出现三个转变

在开展卫片执法巡查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将执法检查的重点从单个部门扩大到整个政府。在检查期间,政府对卫片执法巡查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地都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涉及公安、监察、社保等部门的工作小组,涵盖土地,农业,林业等各个行业。有的地区甚至在各个环节都签订了责任承诺书,把非法用地和矿产勘查与政府领导的工作职责联系起来,促进工作人员明确职责,严格落实整改措施,使执法巡查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其次,巡查方式由单一的执法向多部门协作的转变。多数地区采用联合巡查方式,加强与公安、监察和法院的配合,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土地违法利用检查及案件移交机制,促进了联合执法责任制的形成,提高了监督执法效率。在国内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上,卫片执法巡查已由原来的合作模式向以监管、执法和规划为主的协作模式转变,地籍、审计、矿产管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作。最后是执法检查由专项治理向常态治理转变。以往的巡查主要是“运动”,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耗资巨大。目前,各地都是结合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建设,建立有针对性的巡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对新的监督形式、制度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实现卫片执法巡查工作的制度化[3]。

(二)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政策开始改进

随着我国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卫片执法监管策略也发生了明显调整。首先,监管的重点由全面审查转变为关注潜在的违规行为。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卫片执法监督由既查法定又查违法转向以“查违法”为重点的模式[4]。与此同时,政策框架逐渐调整,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逐步取消对非法占用矿产资源、城乡建设用地等相关规定。但是,两条重要的政策界限仍然存在:一是继续采取鼓励消除违法行为的措施,二是继续实施合乎法规的违法土地利用制度。

(三)搭建人员培训与配套奖惩机制

国土管理人员是推进各项任务实施、制度实施的重要执行者和策划者,其专业素质、业务能力、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因此,要有效地推进国土资源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就必须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为保证国土资源信息化项目的全面、深入开展,需要着力培养一支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职业道德和信息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队伍。

四、结语

总体而言,开展国土资源卫片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严厉整治违法行为,目的是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区域发展控制制度。该举措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对工作制度的不断革新和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顺利推进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包秀明.国土资源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现状与趋势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23(2):84-85.

[2]陈敏,许薇薇.国土资源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走势与变化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2):255-256.

[3]万鹏.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区域治理,2022(43):0105-0108.

[4]熊斌,赵正宇.南宁市W区土地卫片执法工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9):4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