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井工程中的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
黄晓军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三处
摘要:建井工程精密测量是矿井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对保证井筒垂直度和贯通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建井工程精密测量技术的关键设备与系统,详细探讨了精密测量技术在矿井建设中的工程应用,深入分析了建井工程精密测量的质量控制与成果评价体系。通过研究表明,先进的精密测量设备与系统是确保建井工程测量精度的基础,科学的工程应用方法是实现高质量测量的保障,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测量成果可靠性的关键。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建井工程;精密测量;质量控制
一、建井工程精密测量技术的关键设备与系统
在建井工程精密测量中,陀螺经纬仪是实现高精度定向测量的核心设备。其采用高精度陀螺仪作为测向传感器,结合精密水平轴系统,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经纬仪在井下环境中易受磁场干扰的缺陷。陀螺经纬仪的测向精度可达±10,在深部矿井施工中具有显著优势。同时,设备配备了先进的温度补偿系统和防震结构,确保了在井下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能。激光铅直仪是建井工程中进行垂直度测量的重要设备,其采用高稳定性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精密光学系统将激光束转化为理想铅垂线,设备集成了自动补偿装置,可实时校正激光束的垂直度,测量精度可达±0.5mm/100m。此外,激光铅直仪还配备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能够自动采集和分析靶标位置数据,大幅提高了测量效率。
全站仪测量系统是建井工程精密测量的基础设备,现代全站仪采用高精度角度编码器和相位式测距技术,角度测量精度可达±1,测距精度可达±(1mm+1ppm×D)。系统配备了先进的大气改正功能,可自动补偿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全站仪还具备自动目标识别和跟踪功能,显著提高了井筒测量的自动化水平。高精度水准仪是建井工程中进行标高控制的关键设备,数字水准仪采用电子影像处理技术,通过对标尺编码图案的自动识别和分析,实现了高精度的高程测量。设备具备自动补偿功能,可有效消除仪器轴系误差的影响,测量精度可达±0.3mm/km。同时,水准仪还配备了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便于测量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二、矿井建设中精密测量技术的工程应用
井筒定向测量是建井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建立地表定向基准,采用精密陀螺经纬仪进行地表方位角观测,通过多次观测并取平均值,确保基准方位角的可靠性。随后,利用投点法将方位基准传递至井底,建立井下工作基点。在传递过程中,采用双线投点法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确保方位角传递精度优于±30。井筒垂直度测量是保证井筒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测量过程中首先在井筒周边设置固定测点,建立测量基准。采用高精度激光铅直仪进行垂直度观测,通过多站位观测获取井筒各断面的偏差数据。测量数据经过严密平差处理后,形成井筒空间形态曲线。通过与设计轴线比对,及时发现井筒变形和偏差,为施工调整提供依据。
贯通测量是建井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测量任务,在双向掘进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两端掘进方向,确保准确贯通。测量中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通过闭合环节严格控制测量误差。同时,利用陀螺经纬仪进行定向校核,防止导线测量中方位角误差的积累。通过建立完善的测量控制网,确保贯通误差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井筒断面测量是控制井筒施工尺寸的重要手段,采用全站仪进行断面测量,通过设置多个观测站实现对井筒断面的全面控制。测量过程中,采用极坐标法采集断面特征点坐标,通过数据处理软件绘制断面图。通过与设计断面比对,及时发现超欠挖现象,指导施工纠偏。同时,建立断面测量数据库,为后期衬砌施工提供依据。井筒变形监测是保证井筒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在井筒关键部位埋设监测点,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定期观测。观测数据经过处理后,获取井筒变形趋势和变形速率。通过建立变形预警模型,及时发现异常变形,为工程决策提供支持。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变形规律,为类似工程积累经验。
三、建井工程精密测量的质量控制与成果评价
测量方案的科学性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方案制定需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通过优化测量网形设计,确保测量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建立完善的测量规范和操作流程,规范测量人员的操作行为。测量方案还应包括应急预案,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测量策略。仪器设备的检验与校准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基础,建立完善的仪器检定制度,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和校准。检定内容包括仪器的基本参数、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等。通过标准化的检定流程,确保仪器性能满足测量要求,同时,建立仪器使用档案,记录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情况,确保仪器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观测环境的控制是测量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因素。通过合理安排测量时间和测站位置,减少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在井下测量中,特别注意通风和照明条件的控制,确保测量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建立环境参数记录制度,为测量数据处理提供依据。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建立严密的数据处理流程,采用科学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粗差探测和误差分析,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误差来源,采用合理的权重方案进行平差计算。同时,建立数据备份制度,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性。测量成果的评价是质量控制的最终环节,建立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从精度指标、可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对测量成果进行全面评价,通过与设计要求比对,判断测量成果是否满足工程需求。
结论:通过对建井工程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的系统研究表明,先进的测量设备和系统是提高测量精度的基础,科学的工程应用方法是确保测量质量的关键,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证测量成果可靠性的保障。建井工程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应以工程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测量方法,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质量控制,为建井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范京道,魏东,汪青仓,等.智能化建井理论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J].煤炭学报, 2023, 48(1):470-483.
[2]刘志强,宋朝阳,程守业,等.复杂地层条件智能化建井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J].建井技术, 2023, 4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