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理念下乡村幼儿园田园微课程实践研究
高甜甜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货隆幼儿园
一、统整理念引领方向,明确田园教育目标
在乡村幼儿园田园微课程的实践中,统整理念成为引领课程愿景与目标的核心。结合省“十四五”课题研究,本研究将统整理念付诸实践,明确了“韭黄探秘之旅”应追求的教育价值与目标。
二、整合多方资源,协同把握教育核心
课程实施中,幼儿成为绝对的“C”位,而统整多方资源成为促进课程行动的基本方式。始终紧密追随孩子的步伐,以开放性和多样性为诱饵,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与学习热情。在“长长韭韭”的奇妙探索中,孩子们宛如那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韭黄,他们的每一次发现、每一个疑问,都成为了我课程设计的灵感源泉。
三、辨识统整教育模式,以“五环一核”开启儿童梦想空间
在主题实践中,我始终秉持“以生活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以游戏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实现课程的滋养、拓展与跨学科进阶式发展,以达成幼儿园、自然、社会综合育人目标的和谐统一。为此,我创新性地提出了“在—问—研—展—评”的“五环一核”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润心”,旨在通过情境建构、问题引导、项目研学、活动展示及全域评价,构建园本课程的新样态。
1. 童在:梦启“韭 ”香园
在“长长韭韭”主题引领下,我带领孩子们走进哈哈乐园,实地观察韭黄的生长环境与外观特征。此外,我们开展了语言活动“韭黄知多少”,鼓励孩子们以各自的方式记录着韭黄的成长轨迹,同时,我向他们讲述韭黄的种植历史、文化寓意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 童问:探索韭黄秘密
在科学活动“韭黄的一生”中,我筛选出一系列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主题深入发展的脉络。通过对韭黄的生长方向与速度进行大胆的猜想,定期测量与记录韭黄的生长数据,验证猜想的准确性。
3. 童研:探趣小“韭韭 ”
针对前期韭黄长歪的现象,孩子们决定进行二次培育。我们共同开展了以下活动:收割小能手:孩子们亲手收割韭黄,了解收割方法,体验农作物的收获过程,同时观察韭黄的断面,了解韭黄的内部结构。爱“韭”小分队:带领孩子重新组建团队,进行二次培植,讨论并制定保护韭黄的措施。
4. 童展:韭黄变变变
在孩子们的精心培育下,韭黄顺利出产。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我们开展了艺术活动《韭黄舞》、健康活动《韭黄炒鸡蛋》《韭黄春卷》等。
四、以幼儿为本,让教育评价落地生根
本课程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判断准绳,开展评价、对话与反思。我班特制了《小‘隆’人成长记》,里面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点滴,从走近孩子开始,到支持孩子兴趣,再到调整外部环境与记录成果,在孩子宝贵的成长阶段留下了幸福的回忆。
1. 在主题活动中实践的专题式评价。主题前进行经验评价:收集散点经验和聚合经验,主题中进行经验评价,主题后进行经验评价。在主题开展后,我将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内容、经验等继续延伸,在区域中以书本式记录的形式加以呈现,促进幼儿继续 翻阅、操作、研究。如此反复进行自主学习,让幼儿积累更多相关经验。
2. 在运动中发展的连续性评价。正值冬季好时光,我在主题实施中,遇到了运动会,我通过“跳绳 ”运动项目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连续性观察评价,这是我的部分记录。
3. 在游戏中实践的体验式评价。我还根据课程目标和评价要点设计了指向小隆人精神的游戏,促进幼儿的成长。
五、优化课程实践环境,实现师幼共生制度化
实施后期,不断梳理、归纳、反思整个活动实践中的优秀点子与实施路径,逐渐吸纳、整理为幼儿园的相关课程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适宜的发展平台,还进一步优化了课程实践环境。
统整理念在乡村幼儿园田园微课程的实践中具有显著的教育效果。通过优化课程实施策略、创新教学模式、开展评价与反思以及优化课程制度与平台等措施,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韭黄的生长过程和文化意义,还促进了其全面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统整理念下乡村幼儿园田园游戏微课程实践研究”(编号: XC-c/2021/09 ) 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