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议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作者

陈芸

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雅苑西路幼儿园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幼儿美育教学中要能够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幼儿参与到美育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为此,在幼儿美育教学中,要能够深层次的剖析知识内容,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其中,满足幼儿在美育中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重点阐述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措施,更好的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关键词:幼儿;美育;信息技术;有效;措施

在以往的美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由于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不利于幼儿想象、审美、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而在当前信息时代下,多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融入其中,能够为美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契机,为幼儿展示直观形象的知识内容,给幼儿以多种感官刺激,习得知识,也促进其想象力的提升,提升幼儿在美育活动中的专注力,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每一个活动之中,以此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也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有效运用的必要性

(一)优化教育环境

在以往的美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存在很多的局限性,教师往往占据整个的课堂,学习的气氛相对比较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主动性。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入,将图片、视频等融入知识学习中,帮助幼儿以多种感官融入到知识学习氛围之中,激发幼儿参与其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幼儿的想象以及创造能力,也能够为幼儿构建轻松活跃的氛围,进而有效地优化美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二)突破美育重难点

幼儿美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幼儿对美进行感受和鉴赏之外,还需要能够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提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以直观的方式为幼儿展示相应的知识内容,弥补幼儿理解以及想象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突破瓶颈,从而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二、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有效运用的措施

(一)构建适当情境,培养想象力

幼儿美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创设适当的情景,构建适宜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能够让幼儿更好的感知美术知识学习所具有的魅力,提升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如在开展绘画活动时,让幼儿基于主题鱼类进行绘画,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为幼儿构建教学情境:海洋世界。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幼儿展示美轮美奂的海洋世界,让幼儿观察海底中各种各样的鱼,引导幼儿仔细的观察每种生物的特点,调动幼儿参与到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并让幼儿将自己所感兴趣的鱼绘画在纸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美术作品的创作当中。

(二)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能力

幼儿美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能够为幼儿展示更多所学习知识内容的局部细节,进而让幼儿更好的感知到美术知识内容学习所具有的魅力。同时,也为幼儿在艺术创作方面提供灵感。对幼儿的美育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线条以及搭配颜色,更为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适当的技巧,同时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拓宽幼儿在艺术层面的视野,也为幼儿融入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教育教学形式,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广阔的空间,让幼儿自由的想象,从而为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如在开展美育活动:火烧云时,教育教学中,可以为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想象,有的幼儿在观察云彩之后说出了多种多样的形状,如小狗、恐龙、轮船等。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也让幼儿更好的融入到美育活动的学习之中,然后让幼儿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让幼儿表现出更加多彩的云彩,之后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分享有效的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也能够促进幼儿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基于信息技术,强化鉴赏能力

幼儿美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帮助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进而进一步提升幼儿自身的鉴赏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能够为幼儿融入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基于幼儿的实际,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将国内外的美术作品融入其中,拓展幼儿的视野,并让幼儿在美术作品的欣赏当中提升其鉴赏水平。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入,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作品。而是在多样化的内容当中,让幼儿进行评价,让幼儿进行欣赏,强化评价的多元性,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也弥补自己在认知鉴赏中的不足。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的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基于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幼儿美育教学中,除了让幼儿习得相关的知识,还要让幼儿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以动画的形式,突破重、难点,让幼儿不断反复的操作,进而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重难点,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如在开展“手工折纸”活动时,在传统的折纸活动中,往往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演示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则可以将相关的步骤制作成视频或者是动图,让幼儿反复的观看,教师则可以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基于此,能够使得知识的学习更加的直观,也能够促进幼儿动手制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能够降低幼儿融入到美育活动的难度,有效的优化美术教学效果。

(五)基于信息技术,提升表达能力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幼儿播放儿歌或者动画,激发幼儿的共鸣,强化幼儿的表达欲望。在语言教学中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发幼儿深层次的感触,为幼儿营造适宜的氛围,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如在学习知识内容《秋天的雨》时,知识内容本身相对枯燥乏味,并不利于幼儿的理解。基于此,教育教学中,可以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将其中静态的画面转变为动态化的情境,并为幼儿播放背景音乐,让幼儿感知听空飘落的雨滴。秋天来临之后,大自然的变化:盛开的菊花、变红的枫叶、人们收获的幸福。通过为幼儿构建适当的情境,能够引导幼儿参与到语言的知识学习当中,并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之,幼儿美育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让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多方感知,拓宽幼儿的学习视野,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到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和成长做好更多的铺垫,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舜. 浅议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J]. 文理导航(上旬), 2024, (08): 82-84.

[2]黄双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幼儿美育的策略 [J]. 家长, 2023, (21):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