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校园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研究

作者

姚俊飞

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 83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校园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问卷调查为方法,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收集和分析了相关数据。结果显示,校园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学生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表现出较高的社会价值观。红色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有信心继承先辈们的崇高品质和道德操守,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并提升个人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大学生加深了对自身文化根源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提高了文化自信心,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然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不足或存在误解,以及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仍有可创新之处。因此,建议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宣传,创新红色文化活动形式以进一步发挥校园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校园红色文化,大学生,人文素养

引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和先进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下了许多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歌曲、红色书籍等。校园红色文化是指在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大学生们共同创造和继承的红色传统文化。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以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这种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和先进性。它能够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主流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和冲击的今天,红色文化的多方面开展如何对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宣传。寻找红色文化传播平台,让其成为青年群体获取红色信息、学习红色文化、交流红色思想的主阵地,使青年群体通过文化传播平台,获取更符合自身需要的红色文化和人文精神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使当代青年同时代进步,在各类活动中宣扬中华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走好民族复兴路。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红色文化的定义

红色文化是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为基础,体现出鲜明革命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包括革命文学、艺术、音乐和历史,还涵盖了革命精神、英雄人物、革命事迹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运动等多个方面。这种文化形式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向人们传达了革命先烈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与努力。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

2.红色文化的功能

红色文化的主要功能涵盖多个层面,包括历史教育、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和文化传承等。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红色文化,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通过红色文化学习,使大学生产生思想观念上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新疆农业大学的红色文化实践

1.屯垦戍边精神的内涵

“屯垦戍边精神”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解放军屯垦戍边为主导,以新疆各族人民为主体的时代精神。从1950年开始,新疆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组建了以解放军为主体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在祖国西南边疆进行大规模屯垦戍边活动。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大量的建设任务。兵团人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了种种困难,用勤劳和汗水为祖国西南边疆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农业大学位于祖国的边疆地区,其独特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使得屯垦戍边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种精神强调爱国、奉献和建设,体现了为国家、为民族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与牺牲。屯垦戍边精神不仅激励了无数学生投身于国家建设与边疆发展,更传承了一代代屯垦戍边革命先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2.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

新疆农业大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例如红色主题教育、思政课堂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革命历史讲座、红色经典影视欣赏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充分发挥了校园红色文化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1. 提升历史认知

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及其背后的故事,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历史责任感。这种历史认知的提升,不仅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为关注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园红色文化以红色基地、红色场馆、红色楷模、红色精神等融入课,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养价值观念

红色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有信心继承先辈们的崇高品质和道德操守,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并提升个人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大学生加深了对自身文化根源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提高了文化自信心,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宣传,创新红色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校园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影响。

3.增强文化自信

在多种文化交流背景下,不同意识形态是对立斗争的,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大学生思想易受影响和波动,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种文化自信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也能增强对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信心。

四、结论

红色文化在新疆农业大学的校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校园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历史教育、价值引领和文化传承,红色文化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继续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实践,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徐长玲,刘正琨.河北红色文学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05):11-13.

[2]王蕊,王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2(05):86-89.DOI:10.13847/j.cnki.lnmu(sse).2024.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