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研究
许烨菲
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 215332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小学语文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主完成作文创作,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文章重点分析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写作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教学
写作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重视写作教学,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让语文写作真正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多元化素材,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文章写作中。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感受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写作教学的深刻内涵,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文章创作,增强学生语文写作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对写作主题的认知更加清晰深刻。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个学生的生活感受不同,所创作的文章就不同。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情境中的主观感受,自主选择合适的素材,完成语文写作和探究。同时,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趣味性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广泛挖掘生活素材,这不仅需要融合生活环境,还需要引导学生探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写作话题。
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城市人物的视频,视频中有环卫工人、老师、医生、交警等,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学生集中讨论,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人”为话题进行讨论,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写作题目:“你认为最有特点的人是谁呢?他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确保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完成写作,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获得主观性的写作感受。
二、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丰富写作技巧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活泼好动,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部分学生认为写作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缺乏素材积累,缺乏写作灵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借助生活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对学生开展规范性的写作指导。首先,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从日常生活出发观察人或事,形成记录的好习惯;其次,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展技巧讲解,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将写作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在小组合作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不局限于学生的写作内容,注重学生的主观性创作。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写日记》写作教学为例,本次写作任务较为开放,主要是引导学生写日记,记录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各种趣事,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那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六人小组,小组内部围绕学生周末发生的事为主题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周末在家学习,有的学生说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卫生,有的学生周末去了游乐场。小组中的讨论内容,学生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作文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记录一件事和自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叙事的写作手法,积累一定的写作技巧,有助于后续文章的深度创作。
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开展积极写作训练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写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写作的魅力,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写作必备的能力,除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以外,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能够主动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或事,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想象和创作。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确保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写,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我的奇思妙想》写作教学过程中,本次写作题目就充满了想象力,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自主想象,可以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想象。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椅子、桌子、水杯、乒乓球等,都作为学生想象的素材,将这些物品拟人化,引导学生自主想象,设置这些物品与自己的对话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每个学生的观点不同,教师都应该支持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完成“我的奇思妙想”的文章写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四、联系学生家庭生活,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简单,往往是家庭和学校区域。在语文写作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写作习惯,如发现部分学生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写作意识。为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主动与家长联系,家长配合教师工作,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写作不一定要完成书面的记录,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言讲述给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感知力和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习惯,获取更多的习作素材。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推荐一本书》课堂教学为例,本次写作需要学生自主完成一本书的内容描述,并说出自己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考察学生的文学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先与家长沟通交流,给爸爸妈妈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将这本书的内容讲述给家长听。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指出孩子描述不到位的地方,进一步调整写作内容,最后将讲述的内容串联,形成一篇作文。这样一来,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完成文章创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语文写作过程中,教师采取生活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化感受,能够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并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应具备积极的教学观念,合理把握生活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写作生活化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22(07):77-79.
[2]郭文兰.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J].学苑教育,2021(17):17-18.
[3]商显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2(09):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