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即烹酱料汁烹制不同海产品时物料比对海产品的影响
陈博文 程子玲 郭璐垚 冷歆辉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山东 荣成 264300
(基金项目:202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2410214049)
摘 要:
分析海产品即烹酱料汁不同物料比对不同海产品风味的影响。以海产品即烹酱料包,草鱼、鲅鱼、鱿鱼、蛤蜊、虾、海带为实验材料,各选择四个水平进行三组平行实验并检测微生物数量,通过感官评价分析选出适合不同海产品风味的最佳物料比。烹饪淡水鱼、海水鱼、软体类海产品、贝类海产品、虾、藻类的最佳物料比分别为30:1、20:1、40:1、60:1、55:1、40:1。
关键词:海产品 酱料汁 物料比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豆瓣酱、生抽、陈皮、料酒、白糖、草鱼、鲅鱼、鱿鱼、蛤蜊、虾、海带
1.2仪器
锅、锅铲、碗、筷子、刀、案板、秤
1.3实验设计
1.3.1前期准备
由前期实验得海产品酱料汁的最佳配方为豆瓣酱35%、生抽15%、陈皮5%、料酒6%、白糖5%、在80-90℃条件下熬煮25-30分钟。
1.3.2不同物料比对不同海产品的影响
烹制海产品时,海产品与酱料汁的物料比会影响成菜的风味、口感等。以下针对鱼类、软体类、贝壳类、虾类、藻类分析不同配比的影响。
1.3.2.1不同物料比对鱼类的影响
淡水鱼:以草鱼作为实验对象,将草鱼宰杀后去除内脏等,清水洗净。选取物料比10:1、20:1、30:1、40:1分别对330克草鱼进行烹饪,进行三次平行实验,邀请6名同学依据表1进行感官评价[1]。
海水鱼:以鲅鱼作为实验对象,宰杀后去除内脏等,清水洗净。选取物料比10:1、20:1、30:1、40:1分别对500克鲅鱼进行烹饪,进行三次平行实验,邀请6名同学依据表2进行感官评价[2]。
1.3.2.2不同物料比对软体类的影响
选择以鱿鱼进行试验,洗净,选取物料比20:1、30:1、40:1、50:1分别对400g鱿鱼进行烹饪,进行三次平行实验。参照杨欣然[3]等人的感官评价表,找6名同学进行评价。
1.3.2.3不同物料比对贝类的影响
选择蛤蜊进行实验,对蛤蜊净化吐沙,选取物料比70:1、60:1、50:1、40:1分别对300g蛤蜊进行烹饪,进行三次平行实验。参照丁亚欣[4]等人的感官评价表,找6名同学进行评价。
1.3.2.4不同物料比对虾的影响
选择虾为实验对象,购入新鲜虾,清水洗净,选取物料比为35:1、45:1、55:1、65:1分别对275克虾进行烹饪,进行三次平行实验。参照黄晓婷[5]的感官评价表,找6名同学进行评价。
1.3.2.5不同物料比对藻类的影响
选择海带为实验对象,购入海带,放入清水中浸泡,轻轻搓洗,选取物料比为20:1、30:1、40:1、50:1分别对280克海带进行烹饪,进行三次平行实验。参照李冠男等[6]的感官评价表,选6名同学进行评价。
1.3.3微生物实验
烹饪后,根据GB 4789.10-2016、NY/T 555-2002中的MPN计数法及PCR检测法,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符合国家标准限值GB29921-2021。
2.结果与分析
根据图1,当物料比在10:1到30:1的范围内,草鱼的感官评分呈上升的趋势,当物料比在30:1到40:1的范围内,草鱼的感官评分呈下降的趋势。当物料比为30:1时,草鱼的感官评分达到了最高点
根据图2,同上分析可得:当物料比为20:1时,鲅鱼的感官评分达到了最高点。
根据图三,同上分析可得:当物料比达到40:1时,蛤蜊的感官评价分数达到最高点。
根据图四,同上分析可得:当物料比达到60:1时,蛤蜊的感官评价分数达到最高点。
根据图5,同上分析可得:当物料比为55:1时,虾的感官评分达到了最高点。
根据图6,同上分析可得:当物料比为40:1时,海带的感官评分达到了最高点。
综上,使用海产品即烹酱料汁烹饪淡水鱼、海水鱼、软体类海产品、贝类海产品、虾、藻类最佳物料比分别为30:1、20:1、40:1、60:1、55:1、40:1。
参考文献:
[1]倪云梅,吴佳佳,董晓涵,等.非钠盐部分替代NaCl对低盐青鱼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24,43(09):90-98.
[2]步营,吕月月,朱文慧,等.基于模糊数学与响应面分析法开发味噌风味鲅鱼罐头[J].中国调味品,2021,46(09):90-94.
[3]杨欣然,陈婷婷,林靖莹,等.鱿鱼滑加工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研究[J].渔业研究,2024,46(05):468-479.DOI:10.14012/j.jfr.2024035.
[4]丁亚欣,陆冰怡,刘宝林,等.贮藏温度和时间对麻辣蛤蜊罐制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J].包装工程,2024,45(19):215-222.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4.19.021.
[5]黄晓婷.椒盐皮皮虾加工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22):128-131.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3.22.041.
[6]李冠男,杨志,范宏嘉.熟干海带丝的加工方法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4,(06):78-8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99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S], 2021; 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NY/T 555-2002,动物产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