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胡心怡
常州市滨江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1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结合各学段各领域的课程内容,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明确回应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教育基本问题,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教学指导,并结合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突出教学、学习及评价的三位一体。本文试以笔者执教的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基本经济制度》一课为例,阐释自己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实践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分离、教评分离、学评分离的现象,教师重视教而轻视学,教学目标意识薄弱、评价素养不高、教学形式化,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设计不当、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忽视了教学预习和复习环节、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等。本文结合文献研究和教学实践,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理,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从而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智慧学习生态。
一、为什么教:确立科学精准的学习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学习目标经常是形式化地出现在教师备课本上,或摘录改编于教师参考用书,或依据自身教学经验。教师在教学中极少有目标意识,既不清楚目标制定的依据与过程,也无法在课堂上观察到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在探索“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时,首要任务是确立科学精准的学习目标,这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导航,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第一,深度解读课标,让目标导向。新课标针对各学段、各领域的思政教学提出了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教师要深度解读课标,首先摘录课标内容,然后进行课标分析,搞清楚学生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将课程标准细化、具体化,为学习目标的确立寻找依据,奠定课程目标向学习目标转化的基础,让目标更好地指导教学。
第二,量化分析学情,让目标精准。教建立在学之上,只有清楚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确立学习的终点和效果。因此,教师做量化的学情分析,在课前做前测,用纸笔测试、谈话记录等方式,统计数据、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制定精准的学习目标。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八年级的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了解不充分,对我国的社会制度不够自信,认为国家的制度保障与自己无关,没有切实认识到作为未来的希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增强制度自信,增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认同感、使命感。
第三,梳理研究教材,让目标落地。不同教材、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的要求不同,教师可以从内容视角看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找到教学内容的课标依据,着重分析教材如何体现课标要求。教师还可以从编排的内在理路看教材与学习、知识的关系,挖掘教材的知识逻辑线索,思考教材是如何遵循学习规律来组织相关素材的。基于上述分析,可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通过解读焦溪古镇发家致富的密码、解读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相关资料,以小见大,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挥作用。努力把财富蛋糕做大做强。
2.通过情景小品《围炉夜话谈收入》,以焦溪古镇人民收入分析,了解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努力把财富的蛋糕分好,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3.通过焦溪古镇特色民宿价格变动,感受市场的作用;同时通过反面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4.通过展示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成就,切身体会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切实保障,能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努力为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支撑。从伟大成就中汲取力量,吾辈当自强。
(二)教什么好:开展议题式教学设计
议题式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体分析教学内容的本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优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设计的循环上升发展模式与“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理念相吻合,教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合理清晰的目标,接着将学习目标转变为评价任务,最后合理规划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评价形成闭环,两两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因此,本课围绕一条主线、三个议题,三个情境、五个活动展开(如图1)。
教师以焦溪古镇发展变化串联整节课堂。议题一:多种经济如何共同发展 —解读发家致富经济密码。议题二:福祉如何惠及“我”家 - 焦溪人民围炉夜话谈收入。议题三:观市场之变,悟体制保障-解读价格变化规律。了解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努力把财富蛋糕做大;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努力分好财富蛋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居民畅谈工作生活”、“小品围炉谈收入”和“民宿价格变化”三个情境设置五个活动:一是运用经验,辨析经济成分。二是算一算,经济成分孰轻孰重。三是分析收入分配方式。四是猜价格,体悟民宿价格波动原因。五是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行不行。通过焦溪古镇民宿价格为切入点,分析民宿变动的原因。结合春节热点:旅游回温,以小见大,趁热打铁询问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弊端。
(三)如何检测:实施多元分层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围绕学习目标展开,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引,既是对目标的回溯,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教与学的全过程。新课标提倡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重视评价的促学、促教功能,提出评价方式要丰富、评价维度要多元、评价主体要多样。“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要实施多元分层的教学评价,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评价多元是指评价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基本思想的把握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度,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标提出“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强调“教-学-评”之间相匹配、相吻合、相协调,突出教学、学习及评价的一体化。通过确立科学精准的学习目标、开展议题式整体教学设计、组织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实施多元分层的教学评价等“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张爱华.备课专业化-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5
[3]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3
[4]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04):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