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量感培养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

作者

黄俊雯

苏州市吴中区南行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对基于量感培养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分别从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强化动手操作与体验三个方面,提出了基于量感培养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通过策略的实施,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关键词:量感;小学数学;跨学科

引言

“量感”是小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所谓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量感素养的发展,对学生的抽象意识、推理意识、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跨学科教学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融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量的概念,增强学生的量感。

一、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

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深化对量的理解和感知。同时,跨学科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主动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增强量感。以《认识千克》的教学为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如为学生模拟购物场景,准备常见的商品,如文具、水果等,并在每件商品上标注其重量(以千克为单位),同时,准备一个便携式的电子秤。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将学生引入“购物”的情境中,并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上的重量标签,引导学生思考千克的概念。随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千克的概念,并将其与学生能感知到的重量相联系,如“一袋盐的重量是0.5千克”,如此通过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对千克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量感。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用便携式电子秤,分别称量不同物品的重量,更直观地感受千克的概念。在跨学科教学方面,教师可根据千克的缩写“kg”入手,向学生普及kg的概念,同时还可融入语文学科中学习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大象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以此通过创设跨学科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千克的概念,同时促进学生量感素养的提升。

二、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

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量感概念。同时,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量感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千米和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如设计融合信息技术的学习项目,项目背景以城市垃圾处理引入,学生需要调查社区内的垃圾处理情况,了解不同垃圾的重量和运输距离,并提出环保建议。在项目开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环保的重要性,以及为了环保需要加强垃圾处理的相关概念。在教师引入完成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区,调查该小区的垃圾处理情况,学生需要使用表格记录垃圾处理重量,了解垃圾的运输距离,并进行记录。在调查结束后,学生整理调查数据,共同制作调查结果汇报的PPT,展示小组的调查结果,并提出环保建议。在汇报时间,教师组织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并分享经验和收获,如此在加深学生对《千米和吨》概念理解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强化动手操作与体验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数学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便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如书本、课桌、教室墙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这些物体的面积?”,在学生产生思考后,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尺子、方格纸等测量工具,组织学生动手测量书桌、书本等物体的长和宽,在学生测量后,记录下数据,并尝试使用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进行指导,对于学生不正确的测量方法或计算方法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完成测量并得到结果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如组织学生使用方格纸进行图形拼接,如通过两个方格纸拼接成一个长方形,用四个方格纸拼接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学生则测量不同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并计算其面积,在测量与计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频繁测量图形的边长,利用长和宽计算面积,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量感得到了培养,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实践方法。

结束语

量感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素养之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学生能够从更多层面感受数字、理解数学,量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在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匹配的教学活动,确保量感培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庄娇珍.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25(08):88-91.

[2]周二伟.结构化视域下小学生量感培养——以“面积的变化”为例[J].教育观察,2024,13(23):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