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沈阳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路径分析

作者

孙俊华 刘一鸣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沈阳农业大学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代甚至是几代沈农人孜孜不倦地为辽宁的特色产业振兴不断奋斗着,并为当地农民创造和积累了巨大财富,他们的奋斗过程和科技兴农的历程就是沈阳农业大学的瑰宝,以几十年来服务辽宁省30多个特色产业振兴的沈农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特派团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沈阳农业大学服务产业振兴战略必要性的同时,全面深入地进行理论梳理和经验总结,提出了沈阳农业大学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对策和思路。

一、沈阳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产业振兴前景分析

通过梳理有关乡村振兴以及产业振兴战略等文献资料,明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论述农业高校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一)选题符合辽宁乡村产业振兴重大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高校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作为选题,具有明确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而乡村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解决途径,有助于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效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以沈阳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为案例,通过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更深入地了解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实践情况,分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提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以期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促进农业高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新力量。

(二)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确保预期目标达成

本研究包含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现状审视、实践验证等多个部分。这样的研究方案设计有利于综合研究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发展的问题,并结合我省30多个特色产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支持进行实证分析,能够得出科学的、可信服的相关结论。

研究难点在于沈阳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时间长、范围广,几代沈农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在辽沈大地上辛勤耕耘,为辽宁省的乡村振兴、农民收益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在短时间内以水稻、玉米等30多个辽宁特色产业为主线,找准走访的村镇、找准受访的对象并收集好沈农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鲜活案例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如何深挖沈农科技工作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案例,如何讲好沈农科技工作者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故事也是难点之一。

二、实践研究准备取得的预期目标与效果

(一)全面呈现和总结沈阳农业大学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特派团服务辽宁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实践探索的经验做法。

(二)深入剖析和研究农业高校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道路。

(三)为全面推进辽宁省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提供最新的对策和思路。

三、实践研究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1.在学术思想方面

以国家重大政策需要为导向,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根本目标,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为支撑,结合最新国家政策导向,深入分析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经验、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实践的研究。

2.在学术观点方面

通过阐述“协同创新体系”“转化应用体系”“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和产业融合”“产学研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框架”“科技力量下移”等具有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学术观点具体开展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3.在研究方法方面

综合运用农学、教育学、传播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学科知识,符合多学科、多领域发展的趋势,采取案例研究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参加社会实践学生、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乡村村民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研法,选取具有典型示范性的乡镇、村屯,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撰写总结调研报告,分类、分层进行分析,了解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困难和广大一线三农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并梳理成功经验和教训。

四、实践研究急需解决技术关键点及主要技术指标

通过相关的文献阅读积累理论知识,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搜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高校科研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等主题的相关资料,论述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案例阐述其服务乡村振兴以及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状况,总结沈阳农业大学成功经验,分析目前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对策。

以“文献梳理——意义分析——实践探索——问题分析——提出对策”的逻辑展开研究。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设计8部分研究内容,具体研究解决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阐述高校科技服务产业振兴的背景、界定相关概念、明晰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说明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总结研究现状及述评、阐释相关理论基础。

(三)论述农业高校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通过调查研究,走访农户和示范村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调研,归纳科研服务产业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情况,总结成功经验。

(五)通过案例分析,分析沈阳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产业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原因。

(六)阐述解决制约科研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问题的办法。

(七)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提出农业高校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八)对本研究得出的观点及结论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表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五、实践研究具体采取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理论资料,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乡村产业融合振兴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法

选择优秀的典型乡村产业融合振兴案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探讨其发展路径和成功因素。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大量实际数据,了解辽宁30多个特色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和问题,为研究结论提供实证支持。

(三)比较分析和总结归纳法

对国内外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乡村产业融合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共性和差异性,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辽宁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可行性建议,并构建适合辽宁乡村振兴实际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模式。

(四)统计和计量法

针对辽宁境内30多个不同产业在科技服务前和科技服务后创造的经济价值进行统计,对创造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用数据对比的方式给出最直观的产业发展的最优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给出真实的数据支持。

1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孙俊华   辽宁新宾人   1977.03

2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刘一鸣   辽宁辽阳人   19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