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巴州旅游民宿发展的思考
尹浩 林晶晶
新疆库尔勒 新疆科技学院 841000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民宿产业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之一。乡村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民宿环境是影响乡村旅游吸引能力的重要因素,当前乡村民宿已经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1]因此,发展旅游民宿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经之一。基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旅游民宿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巴州旅游民宿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巴州旅游民宿目前存在以下问题民宿基础设施不健全,民宿文化主题内涵体现薄弱,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发挥不充分,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民宿旅游品牌影响力弱。推进巴州旅游民宿的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坚持发展特色化民宿旅游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主题民宿品牌、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其中构建“民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提升民宿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民宿品牌宣传。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宿 旅游 巴州
基金来源:新疆科技学院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项目(星栖旅游民宿 X202413561071)。通讯作者:林晶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消念也悄然发生改变,旅游需求的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来新动力。旅游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新业态,发展乡村民宿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主要路径之一。民宿产业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等地域特色,为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住宿体验,而游客也希望通过选择民宿体验到乡村的民俗风情,因此旅游民宿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 。
一、巴州旅游民宿的现状分析
巴州现有民宿46家,其中丙级民宿2家,大部分民宿由农家乐转型,档次较低,存在文化特色不突出、服务和营销水平参差不齐、消费人群未成规模、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发展旅游民宿成为乡村振兴及旅游旺季解决住宿难、提高住宿品质不可缺少措施。巴州发挥资源特色优势,深入实施“旅游兴州” 战略,2022年,巴州印发实施《巴州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其中第十一章为“乡村民宿发展规划”,为巴州乡村民宿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指引,促进了乡村旅游民宿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目前,巴州旅游民宿在博斯腾湖、巴音布鲁克草原 5A 级景区旅游发展的带动下,景区民宿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以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罗布人村寨三大龙头景区为代表的湖光、特色美食、星空草原等特色民宿群落。与此同时,巴州地处新疆中部位于南北疆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巴音布鲁克草原、博斯腾湖等5A级景区,古楼兰、马兰精神、土尔扈特部东归史赋予了巴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巴州旅游民宿发展的主要问题
巴州乡村民宿业初步兴起,逐步成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巴州民宿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大部分民宿由农家乐转型,档次较低,民宿基础设施不健全、民宿文化主题内涵体现薄弱、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发挥不充分、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民宿旅游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
(一)民宿基础设施不健全
旅游民宿属于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然而,结合在乡村民宿旅游的实际调研中可以发现,乡村旅游民宿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地区的乡村乡村旅游民宿仍处于自主经营业态,还处于民宿发展的初级阶段,多以“农家乐”“度假村”“宾馆”转型建成,吃住特征突出,缺乏文化底蕴衬托,民宿主题不突出等问题。
(二)民宿文化主题内涵体现薄弱
目前,巴州旅游民宿存在的一些问题,土尔扈特部东归史、马兰军博史等本土历史史实在发掘和挖掘上还存在不足,使得我们无法很好地将这些历史元素融入到旅游民宿的运营中。此外,在民宿管理和服务标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的民宿经营者盲目跟风,不顾及巴州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盲目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游客缺乏本土化的代入性或体验感,部分游客在入住巴州地区的民宿时,对于民宿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感知较为模糊。在这个方面,他们感到很难体验到巴州本地地域特色,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民族风情和罗布人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很多民宿的设计和服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巴州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还不成熟,民宿业也尚在起步阶段,民宿经营者对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了解和发掘还不够深入,缺乏对民俗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和传达;另一方面,旅游业者在设计和建设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期望,缺乏对古楼兰等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挖掘和创新,导致民宿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缺乏引人入胜的民族风情,主题不突出,没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民宿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充分。 1.政策法规不健全。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新业态,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上相对滞后,部分地区民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给旅游、环保、消防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带来了困难。2.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电力等方面的设施不完善,给民宿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3.人才短缺。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民宿的经营和管理水平难以提高。4.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民宿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部分民宿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5.文化内涵不足。乡村民宿的发展需要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但部分民宿经营者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导致民宿的文化内涵不足,难以吸引游客。
(四)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发挥不充分
旅游民宿作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抓手,没有突出其引领作用。一巴州旅游民宿作为融合产业并未对新时代的大众旅游提供更多多元化的选择。旅游民宿自身定位不明确,缺少文化内涵仅有食宿服务,游客除观赏自然风光外,无法体会到巴州地区人文文化气息和具有代表意义的纪念产品,不能满足旅游者对巴州文化体验的需求。二民宿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巴州地区的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巴州民宿对精神传承影响力较小,并未将“马兰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土尔扈特部东归的爱国情怀完整的融入,在对哈萨克族、蒙古族的特色民族文化的结合力度不够,在文化引领及融合方面并未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农村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局面和发展方式也随之呈现出来。乡村旅游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成为各地乡村发展的热点方向。旅游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旅游民宿的发展问题,加大对旅游民宿的支持力度,帮助其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俞易芬.乡村民宿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N].山西科技报,2024-09-19(B03).
[2]孙煜凯.快节奏城市中慢生活——民宿设计[J].居业,2024,(08):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