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戏剧演出中舞台美术实践研究
王帅
天津传媒学院 天津市 301900
摘要:在高校戏剧演出中,舞台美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舞台美术设计包括舞台设计、布景、灯光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等多方面的工作。在实践中,舞台美术团队需要与导演、编剧、演员等其他团队紧密合作,共同为演出打造出最佳的视觉效果。高校作为戏剧艺术教育与创新的摇篮,其舞台美术实践不仅承载着教学使命,更是推动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将通过探讨高校戏剧演出中舞台美术的实践的特点、具体应用及未来展望等内容,分析舞台美术对提升戏剧表现力的作用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校戏剧;舞台美术;实践应用;艺术审美;
本论文为2022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HIE22021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高校戏剧中舞台美术实践的特点
(一)舞台美术设计遵循经典传承。在高校戏剧演出中,舞台美术设计方面,不难看出传统舞台美术元素如布景、服装、灯光等依旧占据核心地位。在原创诗剧《回望·曹禺》中,以曹禺先生的四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作为主要故事主线,致敬曹禺先生照亮中国戏剧的现代之路的一生。学生们通过复原经典剧目中的舞台设计,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材质、光影来塑造角色性格与剧情氛围,通过对经典剧目的分析和设计,表达对戏剧传统的一种致敬与继承。
(二)舞台美术设计与实践不断融入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体、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被引入舞台美术中,为高校戏剧演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在《回望·曹禺》中,舞台视觉呈现方面,使用了数字媒体技术与戏剧表演相融合,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场景变换,还能实现观众与舞台的互动,极大地拓宽了戏剧表现力的边界。
(三)舞台美术实践注重跨学科合作。高校戏剧舞台美术的实践越来越注重跨学科合作,如与美术、设计、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融合,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舞台美术的语言,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原创诗剧《回望·曹禺》中,专业教师带领学生除了完成传统的舞台美术设计工作外,还有相关的海报设计、周边设计、宣传册设计等相关实践,这些实践工作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符合培养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戏剧演出中舞台美术的具体应用——以原创诗剧《回望·曹禺》为例
(一)打破传统。“打破传统”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在尊重历史和剧作的基础上,舞美设计打破传统的空间感,以精简的现代构架将舞台空间划分为不同势力范围、同时又彼此融通的空间。从舞美设计上来讲,从《雷雨》的紧张热烈、到《日出》的激荡郁愤,再到《原野》的尖锐冲击,最后到《北京人》的平淡而深沉、忧郁而明朗,多种情绪的交叠,最终我们运用了总体的大写意设计手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写实。总体大写意指象征隐喻、大氛围,这剧的整体气质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重点着墨刻画人物。在他们平淡的看似无心的言辞中,都有心灵的刀枪你来我往。此次话剧提取了书卷和文字元素作为大写意的主要元素,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灵感来源于曹禺先生的手稿和书卷,舞台周边边沿幕由破碎的书卷组成,书卷中有各种爱恨纠葛,他们喊着叫着要爬出来,可爬不出来,不管是时代的局限还是人个性的局限,都是没有办法去挣脱被各种爱恨情仇欲望等等撕扯着,然后辗转反侧,呐喊,最后破卷而出。在剧中组成不同形状形成阶梯状暗喻着这就是寻求答案的道路,通过四幕场所的变化,两个书屋组成不同的形状,打破又重组,再打破组合经过无数次,是在寻求答案,接近答案。二是曹禺先生写处于乱世中的人和事,文字就是他的力量,在文字的世界里,他强大而纯粹,以笔为刀,以墨诛心,人生在他的笔下穿透纸背。所以我们使用了隐喻的手法,采用了大写意为主的设计思路。服装设计来说,大写意主要体现在服装色彩上,通过互补颜色表现人物的对立关系,渐变颜色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暗喻人物命运走向。
(二)关注细节。“关注细节”就是局部写实,是指舞台上的细节要体现出生活质感。舞美设计上来说,通过具体家具和道具的搭配,体现年代感和真实性。对细节的关注,对肌理的打磨,其实是想达到材料语言与设计设想之间的相辅相成,每个章节设计不同的代表道具,还原表演的张力和增加演出调度。服装设计上来说,就是在款式和装饰细节上强调时代感和真实性,搭配服装的材质语言,将服装设计的整体作用发挥出来。
打破传统强调整体写意设计,营造时代氛围感,在氛围感的基调下,关注细节,做到局部写实,在设计中适当运用现实主义题材的元素,使得整个场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以点带面,让场景中的每一道布景乃至一个小的道具都赋予他自身额外的意义,使它无声胜有声。用这种手法来设计舞台,糅合现实主义写实舞台与抽象写意舞台。使得传统与现代二者有机结合。
(三)综合视觉。“综合视觉”指的是新技术、新材质可以创造出富有戏剧性的场景空间,并实现场景转换,为观众带来奇妙的视觉体验。在《回望曹禺》这部原创戏剧里,我们也关注到新媒体的领域,利用投影技术为戏剧视觉效果的呈现加分。在舞美设计上把握数字化赛道机遇,打开戏剧场景延伸的可能性。
三、高校戏剧中舞台美术实践的未来展望
(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更加紧密。高校应加强舞台美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舞台美术的创作和演出技能。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二)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增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戏剧舞台美术的实践将更加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舞台美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组织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舞台美术作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路。
(三)教育与实践将深度融合。未来,高校舞台美术教育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校应加强舞台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剧目的舞台设计与制作,通过实战提升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将加强对学生艺术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戏剧艺术人才。
四,结论
校园戏剧是我国现代话剧诞生的摇篮,在丰富校园文化、发展审美教育和繁荣艺术创作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代高校校园戏剧的作品数量与观演人数逐年增加。作为高校戏剧演出中重要的视觉呈现——舞台美术,则需要通过系统研究寻求更适合我们高校校园的实践模式。通过加强舞台美术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还可以为高校戏剧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高校戏剧演出中的舞台美术实践,是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的交汇点,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碰撞场。它不仅为戏剧艺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培养新一代戏剧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1.桂迎.中国校园戏剧的流变、现状、思考与尝试[J].中国戏剧,2008(5):52-55.
2. 谭珂瑾,姚颖.教育戏剧在高校传统文化传播中的教学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6):74-77.
3. 潘红叶.地方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课外实践教学———基于产教融合背景[J].大观(论坛),2023(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