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混凝土灌注桩和螺旋钢桩的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

作者

杨华培 赵泽涛 胡华毅 田杏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全国辐射总量在 3300~8400MJ/㎡·年之间,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 小时,具

有发展太阳能利用事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山地光伏受制于天气、交通、水源等因素制约,需要寻找出更方便施工、效率更高的方案和方法。本文针对支架基础部分,以大渡河石棉竹马100MW光伏发电项目为例,浅谈一下混凝土灌注桩和螺旋钢桩的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螺旋钢桩、山地光伏、支架基础

0、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对新能源越来越重视,光伏电站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各国对该光伏项目的投入越来越多。因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形复杂多样,对光伏支架基础的改进和研究也越来越有必要。

1、情况概述

大渡河石棉竹马100MW光伏发电项目位于石棉县回隆乡竹马村,项目建设规模100MW,由30个3300kW子方阵与1个1000kW方阵构成,共计230460块545Wp单晶双面双玻组件,直流侧容量125.6MWp,交流侧容量100MW。每个3300kW子方阵采用30串+253并联方案,设置11台300kW逆变器,每个逆变器接入23串,逆变器输入功率4136.55kWp,输出功率3300kW,容配比1.25。1000kW子方阵采用30串+69并联方案,设置4台300kW逆变器,每个逆变器接入23串,逆变器输入功率1504.2kW,输出功率1200kW,容配比1.25,光伏所发电能经35kV美式箱变升压后通过35kV电缆集电线路输送至新建的110kV升压站。

如图1所示,本项目光伏组件为2x15竖向布置,光伏组件倾角28°,桩基基础分为前桩和后桩。本项目的支架基础选用混凝土灌注桩(φ76mm)和螺旋钢桩(φ76mm),其中螺旋钢桩占比80%以上。通过对比本项目支架基础的施工情况,浅谈一下混凝土灌注桩和螺旋桩的施工特点和质量控制。

2、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

1)混凝土灌注桩详图如下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面以上桩长可根据地形进行细微调整,桩位放线偏差小于±10mm,同一光伏支架桩顶标高需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基础施工质量,尤其对风口及子方阵外缘处的桩基,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孔口应及时保护,混凝土灌注前应再次测量孔深,孔内虚土厚度不应超过20mm,确保桩端深入持力层深度。

2)桩基检测要求

桩基础质量检验应符合《太阳能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前桩桩基设计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2.363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684kN,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3.22kN;后桩桩基设计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7.621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6.755kN,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4.83kN。

3、螺旋钢桩的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

1)螺旋钢桩详图如图3所示,钢桩的规格尺寸为φ76x4.0,材质为Q355B,叶片规格尺寸为φ176x5.0,材质为Q355B,防腐镀层为平均厚度不小于85μm的热镀锌层。地面以上桩长可根据地形进行细微调整,桩位放线偏差小于±10mm,同一光伏支架桩顶标高需位于同一直线上。

2)成品镀锌钢管桩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分类堆码整齐,并按图纸设计规格尺寸及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质量检验,并核查产品实体是否与质量检验,并核检查产品实体是否与质量证明材料相符。重点检查:直径、长度、直度、壁厚、镀锌层、螺旋叶片及焊接质量等外观质量。

3)桩基检测要求

螺旋钢桩的质量检验标准与混凝土灌注桩相同,前桩桩基设计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2.363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684kN,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3.22kN;后桩桩基设计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7.621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6.755kN,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4.83kN。

4、混凝土灌注桩和螺旋钢桩优势对比

1)本项目平均海拔高度基本介于 2198~3034m,冬天雨雪天气较多,常导致施工现场进场道路被雨雪阻断,天气寒冷,混凝土不易养护。相对于混凝土灌注桩,螺旋钢桩更易于施工,无需远距离运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亦无需混凝土养护,便于支架基础的质量控制,大大节省了工期。

2)螺旋钢桩施工效率快、无养护期,效率高,平均2分钟能完成一根螺旋钢桩的施工,螺旋钢桩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下步的支架安装工作,极大地缩短了山地光伏项目的施工工期。以大渡河石棉竹马100MW光伏发电项目为例,一个方阵约3.3MW,2530根支架基础,每台打桩机每天能完成300根桩,在理想的情况下,5台打桩机同时施工,不到2天能完成一个方阵的桩基施工。

3)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需要挖孔,桩基与地面接触较大,而螺旋钢桩无需挖孔,桩基直接打入地表,对植被破坏较小,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更符合环保、水保的要求。

4)因山地光伏项目占地较大,不可避免会存在部分岩石层区域,螺旋钢桩无法施工,这时则需要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在岩石层上钻孔,采用的合金钻头和钻孔深度都需要满足设计要求。打孔完成后采用空压机清理孔内灰尘,将钢筋笼放入孔内,然后将混凝土灌入,用震动

棒将混凝土振匀,混凝土的配合比、灌注深度需要满足设计要求。

5、结语

光伏项目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因我国的地势复杂,山地光伏在众多光伏项目中又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山地光伏项目一般布置在有坡度的山体上,自然坡度在0~30°之间,施工道路运输困难,且易于发生各种安全、质量事故。通过对各种光伏支架基础的研究对比,选出工期更短、更易于施工、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的支架基础施工方式,对后续的项目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混凝土灌注桩、螺旋钢桩的互补施工(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灌注桩占20%,螺旋钢桩占80%),能较为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洋,李文军,浅谈螺旋桩、灌注钢管桩在山地光伏电站运用中的几点优势,水电站机电技术,2016年11月

[2]王艳国,山地光伏电站设计及施工特点,太阳能,2019年9月

作者简介

杨华培(1992-),男,广西钦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赵泽涛(1993-),男,山西晋城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胡华毅(1985-),男,浙江淳安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及工程管理

田杏(1991-),男,重庆酉阳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及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