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杨长远

张家界市永定区农业农村局 湖南张家界 427000

作者简介:杨长远(1970-6)男,土家族,本科,湖南永定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正处于全面转型阶段。在该种时代背景下,做好农技推广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还有助于农村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路与对策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意义,然后介绍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问题,最后提出了丰富农技推广形式、组建优质推广队伍、注重农技应用指导、创建农技推广示范区、创建农技推广网点、提升统防统治水平、注重作物农情监测这几个推广措施,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农技;推广工作

引言:乡村振兴,是一项大的工程,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农业发展期间想要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需要做好农技推广工作,优化创新推广思路、措施,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质量,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部分地区在农技推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推广理念、模式滞后,很难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还会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基于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基于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手段,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农技推广,优化创新推广模式,加强农技推广工作力度,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意义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具有诸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通过农技推广,农民掌握更多科学的种植技术、管理手段,可以促使农作物在最佳状态下生长[1]。例如,对高产、耐病的优质种子品种进行推广,能够对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提升;通过科学施肥、灌溉技术,可以保证农作物获取更多的水分、养分,以防浪费,还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此外,通过农技推广,可以保证粮食营养成分、口感、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品质的要求。例如,对有机种植、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推广,能够对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进行减少,进而保证粮食健康性、纯净性。第二,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污染。在以往农业生产中很多农民都存在化肥、农药滥用情况,这容易导致病菌、害虫有抗药性,加之对益虫也具有杀伤力,影响到粮食产量、质量[2]。与此同时,过量利用化肥会致使土壤板结,还有导致氮磷钾等元素随着雨水进入到附近水域中,致使水质恶化,减少水生生物种类。而通过农技推广,可以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毒性,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可以优化农村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第三,有助于农业生产现代化。通过农技推广,引入现代技术、现代化管理方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例如,引入无人机、传感器、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实时监测、管理农田,还可以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用药,提升资源利用率与产量,这对于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智能化发展是非常有利的[3]。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问题

2.1农技推广缺乏内生动力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地区在农技推广工作不够灵活,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在农技推广时,相关部门采取的方式有农技宣传培训、签订种植订单等,缺乏创新性,农户很难参与到农技推广工作中,这会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效果造成直接影响。目前,在农技推广方面需要由大量资金支持,但是推广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过于依赖政府资金投入,这是很难满足实际推广需求[4]。并且,在资金使用方面,监管力度不足,很难实现专款专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农技推广开展。加之,由于农技推广资金不够,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推广队伍稳定性较差,人员流动性较为频繁,这会给推广人员增加工作压力,最终影响到推广效果。

2.2农技推广队伍较为薄弱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虽然各个领域都已经意识到了人才引进的重要性,且加大了优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是,在人才引进的方面更加侧重于教育、医疗等领域,没有基于农村具体情况,引入的农学专业优质人才数量较少,以至于农技推广队伍较为薄弱[5]。在该种情况下,农技推广缺乏优质人才支撑,以至于农技推广效果不理想。并且,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地区农技推广队伍的结构是不合理的,主要体现在年龄、数量、职称等方面,推广人员年龄偏大,数量较少,尤其是高职称人员,这也会影响到农技推广效果,很难实现大面积先进农技使用,最终阻碍当地农业发展。

2.3农技使用规范性有待提升

创新农技,是传统农技的优化和升级。在实际工作中,想要充分利用创新农技提升农作物产量、质量,需要农户规范种植操作,且需要提升田间管理质量。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农户习惯了使用传统农技种植,加之在日常种植时缺乏创新农技使用的一对一传授、面对面指导,农户缺乏对创新农技知识的掌握,没有意识到创新农技的价值,很难规范性的落实创新农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技的推广[6]。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措施

3.1丰富农技推广形式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协调职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发展进行鼓励,增加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对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提供必要支持,为涉农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进而通过新型农业经济主体辐射带动作用,对附近农户进行吸引,促使其积极主动利用先进农技[7]。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支持力度,对专门资金账户进行设置,做好资金使用监管工作,实现专款专用,对农技推广资金使用需求进行满足。此外,为了对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进行提升,可以适当提升推广人员薪资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主动性,减轻其工作压力,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保证农技推广效果。

3.2组建优质推广队伍

在农技推广时,相关部门需要基于当地耕地资源、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人口规模情况等因素,以农技推广为核心,组建优质的农技推广队伍。在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基于实际情况,科学组织分配推广队伍人员,根据推广人员的专业程度,对不同岗位进行划分,利用公开、公平的方式对推广人员进行招聘,进而实现推广队伍编制构成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针对具有高学历、农业专业背景的年轻人才,应优先进行招聘[8]。并且,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利用以老带新的形式,帮助年轻人才积累更多的推广经验,进而保证推广效果;相关部门还需要注重工作职责划分,避免推广人员身兼多职,以防其精力不足而影响到推广效果。此外,相关部门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注重利用现有农业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分级选拔、重点培养等形式,基于农技推广实际需求,分级对当地优秀种植能手、农业合作社经营者、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进行选拔,这些人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通过这些人才资源,创建资源库,进而提升农技推广培训教育效果。

3.3注重农技应用指导

在实际工作中,农技推广人员需要深入到田间,给予农户现场培训指导,做好示范带动工作,把如何正确使用农技教会农户。特别是老龄化农户,其思想较为守旧,拥有传统种植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新的农技进行接受。并且,不仅需要给予现场培训指导,还需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使农户亲身感受农技优势、带来的效益,利用该种手段可以促使农户消除内心顾虑,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对农技进行学习,提升农业生产规范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基于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制定系统、科学、合理的农技培训计划。例如,根据农产品种植阶段,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注重现场指导,促使农户对农技规范性使用。此外,相关部门可以对相关优惠政策进行出台,对种植补贴进行提供,或者是可以对一部分农业保险费用进行承担,进而提升农技推广效果。

3.4创建农技推广示范区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相关部门可以创建农技推广示范区,提升推广实效性、针对性。在该过程中,可以对农技专家进行邀请,提供技术指导,且引进先进农业机械设备,重点培养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创建示范区,保证推广效果[9]。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对当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基础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对示范区域技术推广项目进行制定,在示范区中对先进机械设备进行科学使用,且对高效节水滴灌、生物农药等技术进行引入,进而促进农技价值发挥。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区,在种植时对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进行引进,注重机艺融合、物械配合、技物结合,进行无人机喷施叶面肥、种肥同播机械播种施肥、机械中耕、水肥一体化滴灌(图1)、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作业,提升农技推广、示范效果。

3.5创建农技推广网点

在农技推广时,相关部门可以基于当地具体情况,积极创建推广网点,以便于农户对农技相关服务进行享受,如农技推广、农机维护等。在该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科学有效手段,在各个乡镇对农技推广机构、合作站点进行创建,且注重信息化农技推广站点建设工作,对网络资源进行科学利用,且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创建信息化推广平台(图2)。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中,推广人员可以定期对农技推广相关信息进行发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推广人员可以利用传统媒介,如广播、宣传栏等,对农技推广新信息进行宣传,促使农户了解、掌握更多农技,创建完善的推广信息网络,增加推广覆盖率,进而实现推广目标,保证推广效果。

3.6提升统防统治水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相关部门可以注重对统防统治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鼓励农民科学施肥,对化肥使用量进行控制。例如,利用土壤检测、分析,促使农户对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施肥,保证农作物养分供应满足要求,以防大量施肥引起浪费、环境污染。第二,注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技推广人员应积极对生物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化学防控技术进行推广,减少农药使用。例如,利用性别干扰技术,对害虫繁殖进行控制,通过天敌昆虫对有害昆虫数量进行控制,减少农药依赖,减轻环境负担,进而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第三,对绿色防控、生态农业技术进行积极推广。在该项工作中,利用有机农业、优化耕作形式,减少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例如,利用有机农药、有机废料,通过生态手段,对农田附近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优化农田生态环境。

3.7注重作物农情监测

在农技推广时,相关部门需要给予作物农情监测工作足够重视,这对于粮食产量、品质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在该项工作中,需要注重对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气象灾害情况进行监测。第一,利用多样化现代农业技术,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例如,利用遥感卫星图像,对农田植被指数进行追踪,对不同地区作物的生长速度、健康情况进行了解。再如,利用无人机技术,通过航拍农田,对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提升数据精准度,还可以及时对农情变化进行捕捉。第二,注重监测反馈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人员需要基于监测数据,及时做出反馈。例如,监测数据发现某区域小麦田有病虫害问题时,推广人员可以快速到达该区域,做好现场调查工作、样品采集工作,明确病虫害种类、程度,且以此为基础,制定详细、完善的防治措施。再如,监测数据发现气象灾害会对农田造成影响,如洪水、干旱等,推广人员可以及时提醒农民对种植时间进行调整,对作物品种进行改变,或者是利用灌溉措施等手段,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农业发展中注重农技推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提升粮食产量、质量,促进粮食生产现代化,还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农技推广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农业发展。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转变工作思路,明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的重要性,且基于当地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注重试验示范工作、农作物农情监测,做好农技宣传教育,提升统防统治水平,进而有效提升农技推广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夏麦力.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川区板桥镇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现状与建议[J].基层农技推广,2024,12(08):1-5.

[2]李姝怡.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赋能农技推广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伊宁县的调查[J].农村实用技术,2024,(08):28-30.

[3]高军,陈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榆林市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11):108-109.

[4]韦再行,黄振文,望飞勇,马涛,李红妹,施丽娜,许翠梅,邓立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百色市重点帮扶地区农技推广路径探讨[J].南方园艺,2024,35(02):66-69.

[5]高玉秋,刘祾悦,孙平立,高丽丹,魏晓军,高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08):109-110.

[6]贾小叶.乡村振兴背景下博兴县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4,18(02):146-148.

[7]于爱华,程芳梅,王美玲,施建军,孙健雄,秦光蔚,陈应江,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研究与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0):100-106.

[8]李佳,孙俊华,韩艳君.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技推广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探索——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新农业,2023,(18):80-81.

[9]沈烨慧,佘德琴,杨献娟.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通市基层农技推广机制的研究与思考[J].山西农经,2022,(2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