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法
王飞林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二中学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真实、互动且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本文首先探讨了情境教学法的构建原则,即真实性、互动性和目标导向性,并阐述了三种具体实施策略: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任务驱动与问题解决情境。随后分析了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包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以及优化教师教学负担,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语言运用能力;多媒体技术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如何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因其生动性、互动性和实践性,逐渐受到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情境教学法通过构建与实际生活相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应用策略及其成效,分析其在促进学生语言技能提升和优化教师教学负担方面的优势,为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指导。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构建原则
情境教学法的构建原则包括真实性、互动性和目标导向性三个关键要素。首先,真实性原则强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自然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其次,互动性原则着重于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与合作精神。最后,目标导向原则强调情境设置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确保每一个创设的情境都能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推动学生有效地掌握语言技能。因此,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依赖于这三大原则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真实且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二)情境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情境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包括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和技术工具增强情境的真实性,以及通过任务驱动与问题解决情境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首先,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核心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情境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从而更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如在餐馆点餐、机场问路等,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际场景中进行语言练习,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和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多媒体和技术工具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情境的生动性与互动性。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创设出更加丰富和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段真实的英语对话视频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语境和文化背景,或者通过动画展示一个特定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此外,使用互动软件和在线平台也可以通过即时反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最后,任务驱动与问题解决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将英语学习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教师通过设计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围绕实际问题进行英语表达和沟通,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演练等,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与探讨来解决问题。这种情境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模拟一个商务谈判、设计一个产品推介会,或在情境中讨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通过这些任务帮助学生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通过这三种策略的有机结合,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二、情境教学法在双减政策下的优势与效果
(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双减政策下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激发学习兴趣方面。通过生动、互动的课堂设计,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当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他们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了他们的英语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达到双减政策的教育目标。
(二)提高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语言情境,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交际环境中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上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升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对话,学生可以在互动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听力练习和阅读理解,增强其听、读的能力。此外,在写作环节,学生也能通过情境中的写作任务进行练习,提升写作水平。情境教学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更强调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更加自信地使用英语。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教师教学负担的优化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负担。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积极进行语言互动和思考,从而减少教师传统的知识传授压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更多转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而非单纯地讲解知识点。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师能够更加专注于课堂管理、个别辅导和教学策略的调整。通过情境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减轻重复讲解和单向知识灌输的负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双减”政策下的有效应用,能够显著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真实、互动的语言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此外,该教学法还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负担,使课堂更加高效和生动。情境教学法的实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练习机会,还帮助教师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参与感的课堂氛围,为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情境创设的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双减”政策的教育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谢佶薇.如何在双减环境下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探讨[J].校园英语,2021(48):193-194.
[2]贾喜红.“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18):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