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方法

作者

李珊珊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蒋庄社区学校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然而,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普遍存在些许问题,导致美术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乡土资源和地方文化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独特的美术教育价值。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利用乡土资源和地方文化开发美术课程,并通过课外拓展活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为美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兴趣;思路和方法;

一、小学美术兴趣教学的意义

兴趣是小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影响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因素。在小学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但美术教学必须具有创造性,让学生被新事物吸引,然后融入美术创作。小学美术兴趣教学的意义在于教与学,能更好地保证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在小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支持下,学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艺术课堂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想象、实践、创作等,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另一方面,美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这可以改变他们自己的教学观念。他们在反思自己在过去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的同时,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创新等方面打造了更高效的课堂,促进自身美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因材施教尊重个性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他们的世界观也更加清晰。另外,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思维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使得他们对于美术美的认识和评价也不尽相同。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要实行个体化的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不能以"一刀切"、一视同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个人的尊严、尊重个人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考虑他们的美术教育程序与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三原色概念、哪些作品中运用了三原色等内容传授给学生。老师应该把下面的绘画作品交还给同学,让同学们可以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创造。

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素质,采用相应的指导方法。对于那些对自己有良好底子的同学,老师要多加启发,多给他们发挥想象的余地,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去创造。对于那些底子比较差的同学,老师应该在他们的指导下,增加他们的基本功,加强他们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认识到"美术"是可以表达他们内心想法的,这样他们就会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

(一)提供良好的美术学习资源和工具

在优化小学美术课堂中,提供良好的美术学习资源和工具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学校可以添置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如各种颜色的画笔、水彩颜料、彩色纸张等,让学生在创作时更具想象力和灵感。其次,引入艺术书籍、视听资料和互动教学软件,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广度和深度,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此外,保持这些资源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学生能够随时获得所需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他们在美术领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二)建立舒适的教室环境和氛围

舒适的教室环境和氛围对于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至关重要。首先,营造明亮、宽敞、通风良好的教室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空间和氛围。其次,布置美术作品展示区,让学生的作品得以展示和欣赏,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同时,保持教室整洁有序,让学生在清静的环境中集中精力学习和创作,营造出一种安静、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开展主题多样、形式自由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在艺术创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声音和表达方式。促使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作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小学美术课堂的优化将更加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有效培养,为其未来的艺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融入趣味性的绘本资源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绘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绘本资源不仅图片丰富,而且有趣的故事也非常丰富。因此,在提高学生艺术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一些有趣的绘本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同时阅读绘本。同时,教师在为学生提供绘本资源时,不仅要注重趣味性,还要将绘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充分结合美术教材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绘本,从而更好地发挥绘本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给同学画漫画"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动漫的绘本资源。又如,在教学"彩墨游戏"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京剧方面的绘本,让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阅读一定的故事,通过故事去体会到图画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图画对于文化故事的表达作用,这样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美术的魅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绘本故事来进行绘画活动。也就是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不看其中的一些图画,而是为学生讲一讲绘本中的故事,要求他们去进行绘画,这样也能够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乐于学习美术。

总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学生对美术学科充满兴趣,才能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才能积极探索美术知识,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梅.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21,28(5):1487.

[2]王秀丽.试分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