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产教融合机的中等职业学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作者

李玲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 515000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强调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职业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适岗人才的重任。如何在产教融合的机制下,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填补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缺口,使其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我创新、自主创业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教融合,跨境电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产教融合企业的数量及其作用发挥提出了具体要求,也对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发展格局表现出新的期待。职业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的主要阵地,要求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之路。

一、跨境电商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经济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跨境电商是“互联网+外贸”的产业融合。特别是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我国为全球提供品类丰富且具有高性价比的商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据统计,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B2C跨境电商交易市场,全球约有26%的支付交易发生在大陆地区。跨境电商成为我国企业“出海”新模式。

跨境电商属于交叉性学科,跨境电商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跨境电商人才的缺乏会制约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进行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能够迅速的培养大量的适应跨境电商岗位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

二、中职学校跨境电商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一)采用模拟平台检验学习效果

大部分中职学校通过购入模拟操作平台进行实践性教学设计,包括各类技能竞赛也采用企业设计的模拟平台的操作结果来评定学生的技能水平。即便模拟平台现在已经逐渐地做到贴近实际操作平台,但是操作效果无法进行反馈。甚至是在技能竞赛中,也只是采用模拟实操平台的操作结果来评定学生的能力。长此以往,正式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检验,学生的技能习得程度也无法获知。

(二)缺乏政策引领,校企合作关系不紧密

调查发现,电商企业一般根据四个要素选择合作学校:第一,企业用人需求;第二,控制生产成本;第三,增强企业知名度;第四,控制培训成本[2] 。现阶段,部分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依然存在“两张皮”现象,也就是企业和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相互脱离的现象。导致校企合作关系不紧密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政策引领。此外,企业提供骨干技术人员进行校园培训,企业则面临技术骨干缺乏,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在没有任何政策补贴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参与。

(三)专业教材迭代速度与产业发展进度不匹配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要求所采用的专业教材也能够随之更新换代,要求教材的理论观点与行业当前发展态势相匹配,教材里所教授的操作技术应与行业最新应用技术相统一。此外,专业教材从撰写到出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新的产业增长点每天都在发生,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内容存在偏差,有一定的滞后性,造就了部分教材到手已经不适合实际教学,学生将无法从学习中学到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的现象 [3]。

三、产教融合机制下中职学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95号》提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制度。”企业的产教融合效益来自于职业学校向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毕业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减轻企业培训压力,节省企业培训成本,提升企业社会知名度。

(一)真实跨境电商平台,检验真本领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真实跨境平台进行操作演示并进行实战操作在未来的就业规划中,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及需要挑选合适的跨境平台账号进行运营。随着产教融合机制的贯彻实施,技能竞赛应该从传统的模拟平台上转移到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从实战中获胜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同时也体现出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效率,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引领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加强政策引领力度,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积极性。会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学校建设高水平教育实训基地。财政部对学校层面的支持体现在:“支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引导地方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根据区域或行业职业教育的需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校企共建一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促进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

鼓励跨境电商企业或行业组织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校中企”,“企中校”等产教融合模式。中职学生在跨境电商实训基地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实习方式:首先,进行认知实习,了解企业文化为跟岗实习奠定基础;其次,进行认知实习,跟着企业导师干、辅助完成企业导师工作、辅助完成企业项目;最后,进行顶岗实习,自己干独立完成企业工作项目。

(三)建设“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课程及教材

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创新专业人才能的能力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足够的理论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提高人才的创造力。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把企业行业发展需求融入专业建设中,设计开发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企业导师在进行教学中能够融入最新的跨境电商行业态势,让学生能够不断的掌握行业最新应用。该新应用以活页教材的形式呈现,形成学校产教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四、结语

跨境电商专业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在跨境电商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上面临着挑战。通过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跨境电商平台实战技能,还能迅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此填补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缺口,加速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情况》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resource/cms/article/333551/5148796/2023071210555435157.doc

[2]徐璐.“1+X”证书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中国多媒体与网络学报.197-200

[3]武光华,李鑫玉.新工科背景下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状及优化策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10):49-53

[4]张静.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意蕴、时间问题与路径选择.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6):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