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李宜桦

宁阳县第二实验中学,山东 泰安 2714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整改和推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教学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是成为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教育办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推崇大单元教学法,强调个性化、合作化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课堂地位,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创新精神、自主思考能力等。对此,本文主要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展开探究,正确认知该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现状,提出明确单元主题、确立学习目标等多类策略,旨在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转型语文教学结果,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引言:大单元教学法是现阶段我国教学领域当中尤为推崇的一类教学模式,该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其能够整合零散的语文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语文知识内涵。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会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状况,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感。使得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均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打造更为完善的语文知识架构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一种深度学习的状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实行大单元教学法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由大单元教学法引领各项教学活动,能够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进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选出具有典型性的单元主题。整合各单元的语文核心要素,构建更具象化的教学情景,避免理论和实践形成隔膜性问题。语文大单元教学法的实施优势会比较强,其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得学生可以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吸收内化教师给其讲解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学习框架,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使得学生可以保持深度学习的状态[1]。

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现存的问题

首先,目标设置指向不够明确。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会深受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和影响,导致其设置的教学目标会更加侧重对于活动任务的指引,整体设计要点不够清晰,无法明确且全面地展现出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这会在无形之中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其次,内容关联性较差。当前,一些教师在授课时对于大单元教学法的认知会过于浅显,这就导致其在授课阶段会忽视内容之间的衔接性处理。单篇文章的讲授并不能让学生全方位的掌握文章之间存在的共性特点,文章联系内容无法保持对应状态,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繁重,学习时间较少,无法对其内容展开深度的探究。

最后,探究过程不够深入。一些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并没有有效革新教学环节或者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充裕,无法深入地剖析语文知识和内容。这就会极大程度降低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感也会随之受到负性影响。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要点分析

(一)明确单元主题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的改版,并且不同版本教材的核心主题也会存在着不同。教师在开展该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单元主题,确保单元导读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由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贴合学生身心发展诉求的单元主题。结合单元主题设置后续教学活动开展的任务,学生在多元化学习任务的引领下深刻理解单元文章内容,尝试自行总结文章的主旨思想。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应当检查学生的预习状况。比如,在开展“感悟诗歌情感”这一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时,学生不但需要深入学习文章,同时也要在不同的时刻当中体会其蕴含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人生哲理等,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思想情感[2]。

(二)确立学习目标

教师在开展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保证单元学习目标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细分教学目标,但是也不可使的目标过于琐碎,控制好课时教学目标的连接性。以单元学识主题为基准,将核心素养的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同时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3]。要由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出发,这样学生才能够学有所获,践行因材施教等的教学原则。比如,在讲解诗歌单元知识时,教师需要剖析教材各篇文章的内容,把握内在联系。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标准整合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同时还应当正确区分出价值目标、思维目标以及语言目标。给学生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特征等,之后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的课外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能力。采取诗歌阅读等多种形式发展学生辩证思维、形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诗歌的魅力。

(三)梳理单元内容

教师需要分析文本材料的特征,明确大单元学习内容创设的主题,凸显出作品的艺术特色,将学科知识任务和其相融。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并分别在“三层级”当中选择一级或者多级当作统摄中心引领组织开展大单元学习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时要认真梳理各个单元的学习材料,由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入手,梳理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不可过度依赖教师的指导,而是要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4]。但是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一些教师会忽视大单元教学法的实施,没有将多个单元的知识内容组织融合在一起,这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要梳理各个单元的知识点,使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办法,建立适宜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去阅读《一棵小桃树》与《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让学生探索这两篇文章的中心主旨。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一同去探寻这两篇文章的主题,主题设置为“奋斗与生命”之后结合各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激励学生去探索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流露出的思想情感。构建问题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加专注地分析该课程当中涉及的多类知识要素,设计演讲竞赛活动,给学生搭创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发展[5]。

结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掌握大单元教学法的实施要点,整合学习内容,重组开发教学要素,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任务,构建适宜的教学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有效解决当前教学时期现存的多类问题,创新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价。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为学生身心全面化的发展保驾护航,进一步彰显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育人优势。

参考文献:

[1]荣倩.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大单元教学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3(14):52-56.

[2]曹舒贤.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学语文,2023(29):107-108.

[3]杨占杰,童玲.大单元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24(7):148-151.

[4]江启家.巧设情境任务驱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略谈[J].文渊(中学版),2024(8):184-186.

[5]赵志霞.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语文世界,2024(2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