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品牌创建引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黄云晟
右江民族医学院
【摘要】党建品牌创建是提升基层党建影响力、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基层党组织增强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典型做法,对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红色领航·‘药’当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为例,结合党建品牌的特征,提出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具体方法,以期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字】学生党支部;党建品牌;组织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建和培育高质量的党建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对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组织形象,形成示范和引领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一、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重要意义
(一)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根基,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
品牌建设内在地蕴含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建设内容。品牌化建设可以凝聚干事创业力量,提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价值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要及时制定并更新完善相关建设制度,让品牌创建有制可依;要仔细考量可能涉及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程序以及可预见的建设成效;要认真擘画党建品牌创建的宏伟蓝图,让广大师生做品牌创建路上的知情者、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共享者和受益者。
(二)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高校根本任务。高校要以党建为引领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需要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创新是改革的生命,是品牌建设的前提。基层党建品牌创建过程其实就是推动基层改革的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继续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提高学生党支部整体发展水平,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高校人才培养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党支部的基本情况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成立于2022年9月,共有党员34名,其中教师党员4名,学生党员29名,支部学生党员均为大三和大四中药学专业学生。自创建以来,支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结合实际,依托百色地处革命老区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红色领航,‘药’当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扎实推进党支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真正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案例分析
右江民族医学院药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党员模范带头,积极分子积极表现”为中心,让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活动中去,到实践中去,个人组织双向发力,通过实行“五红”工作法,打造“红色领航,‘药’当先锋”党建品牌,以特色党建品牌强化支部党员责任担当、创优争先,把支部党员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一)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组织支部党员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英雄纪念碑、粤东会馆等,踏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接受党性锻炼,洗礼红色精神。依托百色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薄弱点,精准发力,让红色文化成为“活”教材。
(二)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通过讲好百色起义故事、广西故事、中国故事,呈现革命人物、英雄人物及身边人物光辉事迹,赓续红色血脉,让支部党员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行,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引导支部党员筑牢理想信念。同时,结合入学教学、主题班会、党课等形式,向新生讲中国故事、展百色起义精神,开展入党启蒙和爱国主义教育,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名学生。
(三)搭建红色擂台,点燃学习热情。通过创建多种竞赛比赛形式,多措并举,合力强学风。党支部建立“学习强国”汇报机制,落实党员一周一报,积极分子一月一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党史、新中国史、二十大精神等线下知识竞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支部成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同时,组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实习经验交流会,指导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竞赛,营造起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党建引领药学院学风建设。
(四)传播红色流量,激发组织活力。依托QQ公众号、易班平台等新媒体优势,赋能新时代红色流量,打造红色流量“加油站”。组织开设网络“微党课”“红色经典阅读”系列专栏、举办红色主题观影活动,充分推动红色流量传播,发扬红色正能量。线下通过“三三三”、主题党日、“将红色传奇进行到底”等载体将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通过开展以线上红色流量为依托,以线下红色活动为抓手,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支部“活”起来。
四、党建工作品牌创建路径探究
(一)明确目标定位,筑牢品牌意识。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生党支部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才”。[1]因此,学生党支部要发挥育人功能,真正肩负起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党建工作质量高不高,党建引领作用强不强,一要看基础牢不牢,二要看特色亮不亮。创建高校党建工作品牌,首要思考的就是其独有的特色,特色是品牌的生命力。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要结合本单位党建工作需求、学科特点、专业优势和院内外发展环境等进行科学谋划,才能在创建、发展过程中起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作用。
(二)注重品牌管理和维护,做好品牌宣传和推广。党建品牌创建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需要在工作制度融入、工作内容融入、工作方法融入、工作传承融入等多方面下功夫,增强党员对支部党建文化的理解、感悟和认同,引导党员自觉把支部党建品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总结提高,彰显特色,健全机制,确保实效,持续传承。因此,党建品牌是需要持续维护,通过不断提高党建品牌含金量,更好地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广大党员维护荣誉的责任感,更好地激发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注重业务工作,做好融合文章。高校党的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基础保障性工程,既要通过基础达标,奠定基本条件、达到规范运行,又要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追求高标准。以二级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以党支部建设为重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支部党建工作品牌容易流于形式。因此,要深入做好融入文章,突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全面开展党建共建和“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系列活动。
参考文献
[1]方凤玲,黄邵华,毛霞. 高校党建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实践理路[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
[2]李凤英.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及实施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18)
黄云晟,右江民族医学院,1987年8月,广西富川人,助理研究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
【基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2022年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Dj2022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