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思考

作者

刘成斌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镇初级中学 272600

摘要:现如今,我国义务教育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师主动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质量更高的学习体验。英语学科对于初中生的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将提高教学效率作为首要任务,以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探讨在新课程标准出台的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运用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前言:初中阶段的英语学科教学的效率提升,应当加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在保证初中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初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高。换而言之,高效率的英语课堂将初中生为主体,英语教师为主导,重视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保证初中生能够带着兴趣进入英语课堂。由此可见,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初中生打造高效率的英语课堂,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对于英语教师的要求

一方面,在传统的英语学科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运用直接讲授的方法,初中生在课堂内部被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不能得到保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必须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将初中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真正创新教学方法,为初中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并且保证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相契合。

另一方面,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初中生查漏补缺,还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英语教师通过评价,了解自身开展教学活动的实际成效,同时主动明确初中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况,对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初中生能够获得科学合理的学习指导,进而在未来设计出更为完善的教学活动,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对于初中生的要求

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倡导“终身发展”这一理念,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知识系统的更新,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都必须做到与社会发展同步,而初中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并非单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而是在该教育阶段主动完善自我。因此初中生需要意识到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性,在主动学习的同时掌握更多基础的英语知识,通过实践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强化,为后续学习更多英语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1]。

另一方面,初中生要想学习新的英语知识,必须进入、参与英语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实际上初中生的学习成效,不完全取决于英语教师,还取决于初中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初中生应当结合自身的学习特征,寻找并运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师的帮助下,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英语知识,最终促进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

要想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具备更高的效率,英语教师就需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产生明确认知,然后根据新课程标准、当前的教学要求、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确认,明确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应当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等,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不仅如此,在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后,初中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

例如,在《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在备课工作中,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然后对教学目标进行确认,具体如下:(1)词汇目标。带领初中生学习和牢记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如exercise,skateboard,once,twice,Internet,program等。(2)语法目标。本单元的重点语法为一般现在时,初中生需要在学习后做到熟练运用。(3)固定句式目标。初中生需要掌握询问频率的句式“How often do you...?”,以及表示频率的短语等。在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后,英语教师对教学流程进行设计,为进入课堂开展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二)英语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任何学科都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联系,并且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英语学科也不例外。部分初中生将英语学科视为学习的难点,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抗拒心理,一个主要原因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将英语学科和实际生活进行连接,导致初中生学习英语时脱离了实际生活,对英语学科产生距离感。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初中生将英语知识、生活经验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降低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同时英语教师在创设情境方面,会选择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调动初中生的全部感官,使英语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初中生也可以获得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2]。

例如,在《Unit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为初中生专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情境中展示当地的风貌,然后英语教师为初中生提出问题“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Which is the best clothes store?”,初中生对于当地的情况十分熟悉,因此初中生能够通过情境给出回答,同时在情境中跟随英语教师的教学进度,掌握相应的英语词汇、语法、固定句型等知识,通过情境活学活用。

(三)英语教师需要对评价环节进行优化

上文提到,评价环节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据关键的地位,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时,英语教师虽然能够给出相应的评价,但是英语教师给出的评价较为笼统,并未真正指出初中生在学习方面的优缺点,使得评价环节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英语教师必须主动优化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

传统的英语课堂评价为英语教师评价初中生,在对评价环节进行优化以后,初中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则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英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初中生按照标准完成自评以及互评。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教师在给出评价时,必须更多地关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做到“鼓励加油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以此巩固初中生学好英语学科的自信心[3]。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必须将初中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在确定教学目标以后,选择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关注课堂内部的评价环节,从而促进初中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耿海英.以生为本 立足实际——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2,(18):115-116.

[2]余杰先.“双减”政策下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6):39-41.

[3]田莉华.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24,(3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