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视角的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鲁培颖
浙江省慈溪市横河幼儿园中心园区 315318
摘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为有效引导幼儿成长发展,需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优化幼儿园班本教育课。通过班本课程补充幼儿园教育模式,依据幼儿实际情况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在保证班本课程育人成效的同时,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保障,让幼儿能在适宜的班本课程活动中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从幼儿视角构建班本课程的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旨在多维度搭建切实可行的班本课程体系框架,推动学前教育进步。
关键词:幼儿视角;班本课程;课程构建;课程实施
一、幼儿视角下构建班本课程的价值
相比园本课程,班本课程更具针对性,以班级为单位构建并施行教育课程,能让幼儿在适宜和谐的班本课程环境中成长,获得较强的体验感,切实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班本课程的开展更易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使课程能根据幼儿的需求设计活动主题,营造出的育人环境更适合幼儿成长。对幼儿视角下构建班本课程的价值总结如下:(1)激发学习热情。班本课程契合班级内幼儿的身心特点,有助于教师依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特色化、个性化地构建班本课程,这样构建和实施的班本课程能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挖掘其潜力。例如,若班级幼儿近期对蚂蚁搬家的现象充满好奇,教师以此为切入点构建 “探秘小蚂蚁” 班本课程,设置观察蚂蚁洞穴、了解蚂蚁分工等活动。这种贴近幼儿兴趣的课程内容,使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极大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汲取知识,培养对学习的积极态度。(2)培育思维能力。在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多方资源,从不同角度挖掘教育主题,最大程度保障班本课程的新颖性和丰富性。在生动形象的班本课程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够良好发散,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比如在 “创意搭建” 班本课程里,幼儿要用积木搭建心中的城堡,这就需要思考城堡的结构、如何让建筑更稳固等问题。在不断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幼儿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等得到锻炼与发展。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决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3)增强交流互动。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均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贴合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能全身心投入,并且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的师幼互动和幼幼交流,在保证班本课程育人效果的同时,提升幼儿的交流互动能力。例如在 “美食分享会” 班本课程中,幼儿们一起讨论制作美食的步骤、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还能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不同观点。通过互动交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二、基于幼儿视角实施班本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在一日活动中全面渗透
一日活动指的是幼儿园全天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涵盖日常生活环节、晨间锻炼环节以及幼儿自主游戏阶段。为全面推进和实施班本课程,可以将其全面渗透到一日活动中。
1. 融入生活环节
一日活动中穿插着各种生活环节,虽然生活环节没有具体固定的幼儿教育活动,但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成长,而且对幼儿来说,生活环节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它与日常生活和认知紧密相关。一日活动的生活环节蕴含着众多潜在的教育机会,在从幼儿视角实施班本课程时,应当挖掘生活环节中的教育元素,将班本课程融入其中,让班本课程基于日常生活来开展,从生活化的角度助力幼儿成长。
2. 融入晨练活动
在多数幼儿园中,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通常会在一日活动中安排晨间锻炼环节。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晨练活动作为实施“安全小卫士”班本课程的载体,把幼儿园的晨间锻炼场所划分成不同区域,如蹦跳区、攀爬区、球类区、投掷区、走跑跳区等。在班本课程实施时,根据各个晨练区域的特点普及安全知识,让幼儿在探索身体运动机能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尤其对于难度较大的区域,如攀爬区,要加大“安全小卫士”班本课程的实施力度,使幼儿形成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班本课程的教育效果。
(二)挖掘传统节日文化
德育教育是当代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关键要点,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幼儿园可以基于班本课程开展文化教育,将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素材融入班本课程。教师在构建和实施班本课程时,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素材,让幼儿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并基于幼儿本位思想,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调整传统节日文化的应用程度。以春节为例,这是幼儿比较熟悉和了解的传统节日,有利于班本课程的高效实施。以春节为主题开展班本课程时,可以从美术手工、音乐节奏、语言活动、特色游戏等方面入手。美术手工:带领幼儿制作红灯笼、剪窗花;音乐节奏:教幼儿学习拜年歌、新年歌等有春节特色的儿歌;语言活动:带领幼儿学习各种“吉祥话”、春联等;节日游戏:开展“滚铁环”“打陀螺”等活动。这类班本课程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传统节日主题班本课程中学习和感受文化,完善认知,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
(三)捕捉细节适时教育
班本课程的针对性较强,其构建与实施不应局限于计划,要以幼儿为中心,捕捉和提取教育活动中的细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时教育,这样能有效提高班本课程的实施质量。例如,幼儿在活动中突发“小意外”,神情紧张地说自己流鼻血了,教师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帮幼儿止住鼻血后进一步询问原因。这时幼儿给出不同观点,“可能玩玩具时碰到了”“可能是用手挖的”“衣服穿太多身体太热也可能流鼻血”“鼻子内有一层薄纸,用力擤鼻涕薄纸会破,就会流鼻血”。 针对这次“小意外”,幼儿们围绕“流鼻血的原因”展开讨论,积极发表看法,可见幼儿对身体构造很感兴趣。在班本课程构建时,可以设计“我自己”的班本课程主题,带领幼儿探索身体的秘密,如“淤血如何形成”“外伤流血后如何止血处理”等,引发幼儿深入探究。借助这个班本课程拓宽幼儿视野,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的秘密”。“我自己”班本课程实施初期,教师带领幼儿编制调查表《关于自己,我想知道……》,完成编制活动后,教师把班本课程活动简单告知家长,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调查表的记录,实现家庭资源的有效利用,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教育成长活动,拉近幼儿与家长的关系。幼儿在家长协助下完成调查表编制后,进行回收统计,并根据幼儿的研究探索方向确定班本课程主题板块,与幼儿一起学习和了解各个板块的内容,保证班本课程的育人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层次,准备与班本课程主题相关的绘本书籍,进一步深化班本课程效果,切实拓宽幼儿视野,丰富其认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本课程对幼儿成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从幼儿视角构建和实施班本课程。班本课程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形式,可以与一日活动相结合,捕捉幼儿各个活动阶段的教育元素,切实促进幼儿成长。同时,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设计特色班本课程,用于深化文化理念,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静虹.提高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质量的有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15):74-77.
[2]王佩妤.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趣味构建——以“滚动吧,幼儿”班本课程开发为例[J].亚太教育,2023(10):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