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陈燕莉
宁夏中卫市第三中学 755000
引言
为了顺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教师应该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入手,全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由于没有完全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并没有关注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排斥和畏难心理,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受到严重阻碍,因此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创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优化措施,达到教学合一的育人目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传统陈旧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依然选择采用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过分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课堂主体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都是在被动的接受教师安排,不但很难在学习能力上有所突破,还会影响学习质量。而且很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课后安排大量作业进行练习,这就导致学生需要面临巨大的课业压力,对数学就会逐渐产生消极心理。
(二)师生互动交流匮乏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会直接关系到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有效引导,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启发去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这样更加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创建。然而有部分教师依然将试题讲解作为重点,并没有对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进行启发和引导,一味的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授课,不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中感觉自己讲的热血沸腾,而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却很难集中,尤其是一些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更是会让部分学生去干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基于新课标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策略
(一)运用科技教学,丰富教学方式
如今,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得到迅猛发展,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相对于传统授课模式,多媒体教学能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选择自己需要的图片、动画、音频等插入到课件中,然后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理解数学知识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所以,基于新课标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应该要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根据初中生的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学习《展开与折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会绘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这节课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图片,还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空间想象力,进行平面展开图的实践操作,如果只是凭借图片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这部分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找与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相关的资料,然后剪辑成视频进行播放,以动态的视频讲解帮助学生总结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的平面展开图,当学生已经将知识点全面吸收和消化之后,教师可以选择部分学生去黑板上绘制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根据学生的绘制过程去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教师还可以借助视频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的印象,从而高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探索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还需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和优化,保障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有效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难度的问题进行互动,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讨论,让学生能有自由发表看法的空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部分知识时,学生需要学习全等三角性判断相关知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途径,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要尽量保障实力比较均衡,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公平的探索环境,为了不影响课堂的正常进度,教师需要给学生明确的讨论时长,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到学生中间去倾听,以免在讨论过程中出现跑题的情况,当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一个成员作为代表回答问题,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可能会存在差异,所以最终得到的答案也会存在差别,教师在面对任何一个答案时都需要保持尊重和鼓励的态度。在全部回答完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究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自己在解答中存在的缺陷,从而逐渐形成全面的解题思维,提升自身的探索学习能力。
(三)生活化实践,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应用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所以学生需要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加高效的完成数学学习。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例题,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超市购物作为题目背景,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实初中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与生活场景进行融合,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设置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由于初中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数学思维和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讲解时,还需要从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知识点。比如,在学习三视图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学生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像喝水用的圆柱形水杯、长方形的笔记本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绘制出三视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引导和启发,以及对绘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方便学生顺利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探究,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基于新课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的关键,并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多好,而是学生学得好,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初中生的发展规律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林伟军 .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j]. 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2021(11):81- 82.
[2] 祁国英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j]. 西部素质教育 ,2021(2):241.
[3] 陈燕宾 . 运用生长理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8(24) :88-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