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胡世伟
浙江省浦江县潘宅中心小学 322200
2022年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将音乐核心素养正式提到了广大音乐教师的面前,指导我们从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角度去关注课堂、设计教学,再看当前人音版音乐教材的编排,以人文主题为主线,其知识点独立、分散的安排,与发展素养视角有偏颇,需要老师进行重组、整合。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深入、强化的过程,如何利用大单元设计教学,建立学习资源之间的连接点,将零碎、独立的知识内容形成互相补充的“群”,老师们应当去钻研、思考,重新审视“教什么”,围绕核心目标通过“大单元”集中、深入,多纬度出击,让学习素材发挥最大化教学功能。在新的教学视角下,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从分课独立“教知识技能”到大单元“素养导向”的视角转变
新课标提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大单元教学从这四个纬度重新思考,将教学资源统整、组织、拓展,使单元化知识内容与音乐素养形成连贯、统一。在核心素养的驱动下,改变观念,站在“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立场,形成整体性思维,紧抓大任务目标,落实小任务目标,把握课时目标任务的层次性、逻辑性,形成新知,逐步提升能力,以目标为导向,共同指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大单元整合学习策略
(一)目标导向,“调、简、换、增、删”组织大单元内容。
所谓“调、简、换、增、删”,即根据确定的单元目标进行内容的重组,“调”即重新调整教材中原来安排的顺序,根据需要提前或推后学习;“简”即抓住大单元的核心目标,简化、弱化关联不紧密的知识点,强调单元大任务,清晰小任务,使单元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换”将原来安排的内容替换成其他课内外链接点更紧密、更具共性的教学内容;“增”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删”即删除不需要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将统整后的内容组成新的“群”,围绕此“群”的单元核心目标,展开深度学习。
如通过调、简、换、增,重新组织、整合,笔者将人音版第七册教材,第三课的《乒乓变奏曲》调整为和第七课的《生日快乐变奏曲》、《幸福拍手歌》同一个单元,调整第九册的《晨景》到这里作为拓展内容,再增加一个“编创与活动”,主要抓住“变奏”做为本课的关键教学点,从中了解变奏、学习变奏、辨别变奏、编创变奏,以大单元目标的视角落实、进行深度体验。
(二)任务驱动、多纬度深化。
根据学习规律特点,提炼一个核心目标任务,围绕此核心目标整合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教学资源,在大任务驱动下,形成子任务目标群,层层深入,让学习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全面、联系更紧密、资源更丰富、体验更多维、了解更深刻。如笔者保留第五册教材中《嘹亮歌声》,删掉其他的内容,替换为一首课外的卡农演唱歌曲《黑人灵歌》和欣赏《D 大调卡农》(约翰.帕海贝尔),再设计一个《节奏卡农》游戏,增加一个“编创与活动”,根据核心任务目标,提炼关键词为“卡农vs轮唱”,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活动,丰富体验,深度学习,达成大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围绕核心目标,集中、深入、强化,多维度体验,学生对轮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能根据情绪、情境的需要将音乐知识技能应用于生活,进行有效的创编,
(三)布鲁姆金字塔式单元统整架构模式
大单元教学强调:一个真正好的学习任务应该从问题解决与应用、思维迁移与创造层面来设计,核心素养视角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连贯、系统、长远的学习、发展,那么实践单元教学与布鲁姆的学习能力提升规律金字塔有共同的理念:创建深度学习的课堂,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长期处于音乐素养导向的体验学习中。
为了让孩子们对进行曲比较深入的了解,笔者以“神气的进行曲”为单元主题,整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木偶兵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编创与活动”为六年级同单元内容,对进行曲这一体裁展开探究式学习。
每个课时内和课时之间按照由低阶向高阶有序递进,根据目标统领系统化深入学习。通过体验感知新知,了解进行曲;到学会应用、分辨进行曲;能根据经验选择、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为场景配选音乐;能用已有的认知编创进行曲,在评价中进一步提升方案。
(四)置身情境,变“记得住的知识”为“带得走的能力”
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把课堂置身于情境中,增强孩子们的学习体验,整合教学资源,将方法与学生应形成的素养融入活动,展开系统性的学习,变“记得住的知识”为“带得走的能力”。
如笔者设计了《新疆之旅》单元主题,教学资源有微课、手机、手鼓、新疆服装等,教学内容是第八册《新疆舞曲第二号》《我是少年阿凡提》以及第九册的《丰收的节日》第十册的《打起手鼓唱起歌》。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以旅行者的身份了解新疆,以项目化的形式通过“我心中的新疆”“新疆体验馆”、“新疆演播厅”、“新疆印象”逐步深入,层层递进。
三、大单元整合实施要点
大单元整合以知识内容为核心进行教学,重点突出“教什么”,可能会出现一课多歌或一歌多课这样的教学形式,但都应在必要的基础上进行铺垫、深入、巩固,避免为整合而整合;传统的教学有传统的优点,我们需要辩证地对待,继承传统教学的优势,探索大单元整合教学新路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践新思想新理念,根据教、学、评一致性原则,通过项目化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有效实践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明确,过程高效,指向素养。
总之,大单元教学体现了对原来以人文主题编排教材的重整合,将“碎片化的知识点”统整为系列、连贯、围绕核心目标进行的多维度内容,引导学生经历完整学习单元,有深度、有广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陆峰.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学探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2022.(5)
【3】邬淑颖.大概念视角下的音乐单元整体设计.[J].中小学音乐教育.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2022.(8)
【4】徐瑛 张明辉.新课标视角下音乐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的路径探寻.[J].中小学音乐教育.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办.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