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应用研究
胡泽林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 建筑工程 542500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
当代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传统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工程项目复杂需求。信息技术发展为管理带来机遇与挑战。BIM、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使建筑行业从传统手工操作向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提升了工程管理效率与精度,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近年来,项目规模扩大,专业领域和参与方增多,传统方式难以满足高效沟通需求。信息技术引入使项目各参与方在统一数字平台实时共享数据,减少信息误差和延迟。同时,数字化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可控制施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然而,数字化转型面临挑战,数据标准缺失影响协同效果,从业人员数字技能不足制约应用。这些问题需完善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协同解决。
本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数字化转型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总结国内外经验,为建筑企业数字化改造提供参考。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工程管理效能,推动行业智能化、精细化发展,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指导。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熟,管理前景广阔。 。
第二章 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2.1 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管理全生命周期,核心应用有四方面:设计阶段,以 BIM 技术为核心进行数字化建模与协同,实现从二维到三维设计转变,构建综合数据模型,优化审查检测流程,缩短迭代周期,实现跨专业实时协作,解决接口冲突;施工过程,用物联网技术部署传感器网络进行智能化监控,动态监测现场要素,采集关键数据,结合边缘计算预警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管理响应速度,为进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成本与资源管理,基于云计算的造价管理系统数字化管控,整合信息、自动算量,降低误差,增强变更追溯性,实现成本动态精细化管控,移动终端应用摆脱时空限制;运维阶段,集成 BIM 模型与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智慧化管理,形成数字孪生体,支持设备监控、能源管理和空间优化,分析数据预测故障、生成维护计划,延长设施寿命,贯通全生命周期数据提升资产价值。这些应用构成管理数字化转型技术矩阵,各模块整合依赖统一数据标准和互联协议,技术融合将使应用边界扩展至新兴领域。
2.2 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对比分析
国际建筑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存在差异,源于技术发展、政策支持和行业标准化程度不同。发达国家信息化体系较完善,我国局部领先与整体追赶并存。
在技术应用深度上,欧美形成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链条,如英国 BIM 技术达 Level 3 阶段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我国 BIM 在大型项目普及,中小型项目以二维设计为主,数据孤岛突出。技术标准体系构建方面,美国、欧盟早发布相关标准,我国虽出台规范但执行力度不一,制约技术规模化应用。
人才培养机制上,德国将 BIM 纳入职业资格认证,我国建筑从业人员数字化素养有断层,基层接受度低。应用场景创新中,新加坡用数字孪生技术监控,我国 5G+ 智慧工地建设有突破,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性不足。政策驱动模式上,英国强制规定推动转型,我国靠示范工程引导,技术普及速度有梯度,也为后发优势提供空间。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国际探索区块链在合同管理应用,我国侧重人工智能在质量检测实践,差异化路径为全球建筑信息化提供多元方案。
第三章 数字化转型在管理中的实践与挑战
3.1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与实施路径
管理数字化转型依赖 BIM、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协同应用。BIM 技术整合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打破信息孤岛;物联网实时采集施工现场参数,支撑管理决策;云计算解决数据存储与计算需求,实现多方协同;大数据分析挖掘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预警。
实施上,建筑企业应分阶段推进:初期以 BIM 应用为切入点,实现设计阶段数字化协同;中期推进施工智能化改造,搭建云平台整合数据;后期构建数字孪生系统,形成闭环管理。
标准化建设是关键保障,要制定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参照 ISO19650 建立本地化指南,开发轻量化转换工具解决兼容性问题。
人才培养是重要支撑,需建立分层次培训体系,校企合作填补人
才缺口。
组织变革是制度基础,企业要调整管理结构,重构业务流程,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安全保障贯穿全程,技术上用区块链确保数据不可篡改,管理上制定严格权限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数字化转型需技术、管理和人才协同推进。
3.2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
管理数字化转型有效益,但面临多重挑战。技术上,存在标准化不足和系统兼容性问题,需加快制定统一标准,开发转换工具;
人员方面,数字素养不足制约技术落地,可分层培训,校企合作补充人才;资金上,投入和成本压力大,可分阶段投入,政府给予优惠补贴,金融机构开发专项贷款;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需适配调整,设立数字化管理部门,迁移业务流程,推进组织变革与文化建设;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大,采用区块链技术,实施权限控制,开展安全演练,建立备份与恢复机制;行业协作生态未形成,应建立协同平台,组建产业联盟,制定共享协议与规范。应对挑战需系统化方案,短期突破技术标准与人员培训瓶颈,中期完善组织架构与流程重构,长期构建开放协作生态,多方共同努力推动转型。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通过系统性研究管理中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转型应用,得出结论如下:首先,BIM、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形成支撑管理现代化的技术矩阵,应用可提升设计协同、施工管控及运维管理水平。其次,数字化转型能重构管理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建筑企业效益与效能,但标准化建设滞后、人才储备不足制约转型。
未来发展有三个方向:一是技术融合加速,5G、人工智能推动智慧工地无人化巡检与自主决策,数字孪生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动态优化;二是应用场景拓展,区块链解决工程合同信任问题,AR/VR 在施工安全培训等领域作用增大;三是产业生态重构,云平台跨企业协同成常态,产业链各环节数据共享形成价值网络。
建议建筑企业从三层面推进工作:技术实施制定分阶段数字化路线图,优先完成核心业务系统云端迁移与数据贯通;组织管理建立适应转型的扁平化架构,完善数字化绩效考核体系;人才建设构建阶梯式培训机制,培养复合型人才。政府可完善标准体系、加大基建投入,为行业转型创造环境。随着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管理将向更智能、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Chunhui Yang.Digital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ge[J].《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4,(5):7-12.
[2] 张美玉. 管理中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研究[J].《微型计算机》,2025,(11):91-93.
[3] 孙有利 . 信息化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工程技术》,2025,(4):102-105.
[4] 俞杭杨 . 信息化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工程技术》,2025,(2):013-016.
[5] Yu Yan.Digital Twin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Advancing Road Engineering and Lifecycle Applications[J].《Engineering》,2025,(1):184-206.
[6] 王江 . 数字化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5,(1):009-012.
[7] 于光海 .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施工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石材》,2025,(1):155-157.
[8] DONG Zhonghua.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Engineering[J].《 外 文 科 技 期 刊 数 据 库 ( 文 摘 版 ) 工 程 技术》,2021,(12):8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