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深度剖析与创新实践
白俊倩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高级中学 6612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分析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实施要点及创新路径。通过对议题式教学可行性、原则、目标的研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有效教学策略,旨在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应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大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创新这门学科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以问题为驱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讨论互动的形式,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高度契合新时代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深入探究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高中思想政治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可行性剖析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主动探索和思考。议题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促进师生互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意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涉及社会热点和政治议题,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议题,激发学生兴趣。议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探讨特定主题,学生在识别、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议题式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实践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各类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情境创设,构建多维认知空间
在思想政治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构建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场域。以统编版必修1第二课为例,教师可采用"时空穿越"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情境。具体而言,可截取《复兴之路》纪录片中关于鸦片战争的三维动态地图,配以海关档案数据可视化图表,帮助学生建立历史事件的立体认知。在此基础上,设计"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探索"主题研讨会,指导学生分组梳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演进脉络。通过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选择的必然性。例如,将《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原始文本进行对比解读,辅以同时期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对照表,使学生深刻认识制度变革的决定性作用。在探讨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时,可引入"数字故事"创作活动,让学生运用动态信息图呈现1954年宪法制定、两弹一星研制、恢复联合国席位等重大事件的时间轴,通过数据可视化加深对制度优越性的理解。
(二)案例教学,激活深度思维训练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构建分层递进的认知阶梯。在必修1第三课的教学设计中,建议采用"案例矩阵"教学策略。以深圳特区发展为例,可建立"蛇口模式-浦东开发-雄安新区"的时空坐标轴,通过不同时期改革案例的对比分析,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具体操作中,可将国有企业改革分解为产权制度变革(鞍钢)、管理模式创新(海尔)、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联通)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匹配典型案例。例如,在分析农村土地政策时,可设计"三权分置"模拟决策活动:将学生分为承包农户、合作社、地方政府三个角色组,基于2019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设计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制度创新的现实逻辑。为强化理论认知,可引入新加坡住房政策、德国鲁尔区转型等国际对照案例,组织学生开展中外制度比较研究,形成辩证思维框架。
(三)实践作业,搭建知行转化桥梁
课程作业设计应遵循"理论认知-现实观照-创新思维"的递进原则。在必修2第三课的教学延伸中,可构建"三维立体"作业体系:基础层设置经济数据解读任务,如分析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GDP构成变化;实践层设计"社区经济观察员"活动,要求学生对周边商业形态开展田野调查;创新层组织"未来经济工作坊",鼓励学生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方案。例如,在分析经济发展特征时,可要求学生运用SWOT分析法制作区域经济诊断报告,既包含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优势分析,也要涉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困境探讨。针对成就与不足的辩证分析,可设计"专家听证会"模拟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企业家、农民工等角色,从多元视角展开政策辩论,培养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创新,构建生态化学习场域
教学形式创新需要突破传统课堂的物理边界。在必修2第一课的教学中,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学习生态系统。课前通过慕课平台推送《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微课程,课中采用"世界咖啡屋"讨论模式,将教室改造为多个主题研讨区。例如,设置"国企混改沙盘推演"活动区,学生通过操作股权结构模拟系统,直观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辩论活动可升级为"政策模拟辩论赛",以"乡村振兴中的资本引入边界"为辩题,设置政策研究室、投资方代表、村民理事会等多重身份。课后延伸方面,可开发"所有制探秘"AR应用程序,学生通过扫描校园建筑物,获取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虚拟信息,完成知识闯关任务。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不仅提升参与度,更促进抽象概念的具体化理解。
(五)评价改革,构建发展性评估体系
教学创新需要配套的评价机制支撑。建议构建"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三维评估模型。在案例研讨环节,采用"思维导图评价法",从概念关联度、逻辑严密性、创新性三个维度进行评分。辩论活动可引入"批判性思维评价量表",从论点清晰度、论据支撑力、反驳有效性等方面设置观测点。作业评价方面,除传统教师评分外,可增加"双盲互评"环节,学生通过在线评审系统匿名评价同伴作业,培养学术规范意识。例如,在经济发展建议书评阅中,要求评审者从可行性、创新性、规范性三个维度撰写评语,既提升评价客观性,又促进反思性学习。
四、结语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展现出诸多优势,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严格遵循相关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并不断进行创新实践。此外,教师自身也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高思想政治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妍妍.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优化路径探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3.
[2] 胡静怡.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中的议题设计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1.
[3] 欧长兵.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述评[J]. 华夏教师,2024(20):34-36.
[4] 支成辉.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C]//第五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
[5] 黄敏敏,庞柳春. 活动型学科课程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J]. 广西教育,2024(17):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