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下教育考试改革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导向研究与实践

作者

于吉国

潍坊实验中学 山东 潍坊 261325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深思评价方式的变革,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便是双减政策背景下顺应教育考试与评价改革的重大举措,改变传统的课程观、人才观、考试观、学习观、课堂观,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一个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阶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教育考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师生生命成长为本,以素养为导向,全面落实核心素养,以国家课程落实、校本课程创新建构起来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凸显学校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双减政策及教育考试改革的要求,为社会输送有仁爱之心、博学、有担当的人才。

一、双减政策下教育考试改革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导向研究

基础教育改革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要求教与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减轻义务教育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旨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2023年,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对学生评价从单一的分数转向综合评价,坚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结合兴趣特长个性发展,坚持能力导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

“双减”政策背景下顺应教育考试改革与评价的要求,尊重个性、激发创造,让每个孩子都活的自信,有目标的奔赴下一段人生旅程,是学校课程教育的重点,为此学校致力于打造丰富的、多元的课程来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所需的土壤。

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

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孩子发展赋能,我校以“尊重差异,多元构建”为课程理念,致力于打造“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从课程开发和管理的角度,学校建立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两大类课程;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设置了学校三维课程体系,包含国家课程、校本课程、271教育主题课程三大类,涉及七大课程领域。

1.学校立足国家课程,基于学校实际,创新国家课程的实施落地实践形式,践行大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科为单位集中研究,成立课程研发与实施团队,形成落地实施的具体指导方案。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教材、学情等,编制大单元整体学习文本,互相晾晒、交流,最终形成定稿,指导教师教和学生学。

2.学校设计并制定校本课程、主题课程实施方案,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文本,学校范围内对文本进行审议,通过后组织高效课堂落地实施。每周三下午半天活动课程一共4节课,供学生选课走班,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进行自主选择,每人可选两个教师的课程,每个课程都有考勤、评价。分为两类,一类是拓展学科知识,一类是发展兴趣特长。

拓展学科知识——与国家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等)范围大致一致,由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这类课程可以是国家课程内容的更新(改编、新编和拓编),如那人那年那事儿、中国古代货币简史;可以是语言类拓展,如俄语、日语课程等。

发展兴趣特长——目的是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包括健身、博识、怡情、励志、广行五类。健身——培养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教给健身知识,提高健身能力,如跳绳、足球、篮球等。重视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活动参与的大众化。博识——目的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如诗词鉴赏、名作欣赏等。怡情——目的是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包括艺术怡情(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休闲怡情(摄影、插花、集邮、茶道等)等。励志——激发热情,培养意志,包括成功案例分析、挫折调适、意志训练等。广行——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如Arduino创客、通用技术、维修、实验操作等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我校开设了乐器社团、模特社团、蒲公英合唱社团、模特社团、空乘社团、陶艺社团、机器人社团、篮球社团、书法社团等6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艺术、文化、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我校在网球社团、模特社团、游泳社团、空乘社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收到高校发来的专业过关喜报。

其间,对学生进行个体化、多元化、细致化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五育并举,综合素养提升,关注每一个人的整体发展。

双减政策教育考试改革背景下,对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意义深远且广泛,它不仅关乎教育质量的提升,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的优化。因此,我们继续高度重视课程研究工作,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臧铁军、刘冰洁.新课程理念下学校考试改革的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1

【2】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3】彭学明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以成都市锦官城小学博睿特色课程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3

课题批准号:2023KSZXZD04

课题名称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考试改革的导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