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创设在七年级体育教学中促进技能掌握的探索

作者

屈小俊 朱良

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中学 317005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七年级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通过分析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情境创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掌握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合理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所学技能,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创设;七年级;体育教学

一、情境创设在七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通过模拟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体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核心目标是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验和掌握技能。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需求的场景,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技巧的内涵,并在实际的练习中提高技能水平。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通过情境的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情境创设在体育教学中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身心的发育处于快速变化阶段。此时,他们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逐渐增强,但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情绪波动较大。由于身心发育的不均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兴趣分散的情况。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枯燥练习可能无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导致他们对运动失去兴趣,影响技能的有效掌握。此时,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和兴趣相关的情境,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在愉悦和互动的环境中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例如,结合体育课的目标设计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中享受运动的乐趣,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当前情境创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目前,情境创设在七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将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创设手段应用于课堂,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授篮球运球技巧时,教师通过设计“穿越障碍”的情境,让学生像探险者一样绕过障碍,提升运球技能。这种创设的情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还让练习过程更富有趣味性,避免了单一技能练习的枯燥,进一步提高了技能掌握的效果。一些教师还通过将情境设计与课外活动结合,如模拟体育比赛等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情境创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也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其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然而,尽管情境创设在课堂中有一定的应用,仍需加强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深度挖掘和创新。

二、情境创设促进七年级学生体育技能掌握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贴近学生的情境

情境创设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设计贴近他们日常经验的活动来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耐久跑时,可以设计一个“校园寻宝”的情境,学生需要根据提供的地图和线索在校园内跑步寻找“宝藏”,不仅锻炼了耐力,还增强了任务的趣味性。这种方法能够将体育活动与学生熟悉的环境相结合,使他们在享受游戏的同时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耐力,还能学会如何在比赛中分配体力,提高运动技巧。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运动结合,使他们更容易理解体育的实际意义,进而提高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感。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情境表现形式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工具,教师可以模拟出更为生动的运动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教授足球传接球技术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专业比赛的精彩片段,分析其中的传球技巧,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应用到实际中。然后,教师可以设计与这些片段相似的情境,要求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技能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技能的实际应用,并激发他们对提高技巧的渴望,增强技能掌握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三)鼓励学生参与情境设计,增强自主性

将学生融入情境创设的过程,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情境并在课堂上实践。比如,在学习跳绳技巧时,学生可以自己设定“跳绳闯关”的情境,设计多个关卡,并设定不同的难度和挑战。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彼此挑战,从而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其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技能,还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情境设计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感到自己在学习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四)设置挑战性任务,促进技能提升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师可以在情境创设中加入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设置一定难度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促使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例如,在教授篮球投篮技巧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篮球射击比赛”的情境,设定多个投篮位置,每个位置有不同的得分规则,鼓励学生挑战自己,提高投篮命中率。学生在不断挑战中提升技能,感受到运动的成就感。通过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设置,学生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技能,还能培养自我激励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与同学的互动和竞争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并通过实际比赛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这种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从而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体育成绩。

结束语: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七年级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并设置挑战性任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提升教学效果。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探索情境创设的多种形式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云龙. 核心素养导向下情境教学在初中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设计中的实践[J]. 体育科学进展, 2024, 43(02): 1-5.

[2] 张万福. 浅析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 2020(02):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