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带头人视域下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培育的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

作者

林漫森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国际学院,广西 南宁 500008

[摘 要] 高职院校加强培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是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重要体现。本文在阐述胜任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不够、业务培训不多、内驱动力不强及家庭支持不足等方面,分析“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的现实困境,提出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岗位任胜力

2017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双带头人”培育的具体任务与工作要求,推动培育工作在全国高校范围内铺开实施。因此,高职院校要有效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依靠政治素质高、党建能力强、业务能力精的“双带头人”引领,持续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这对于高校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建设及培育党建工作品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双带头人”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概念内涵

早在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就提出胜任力概念,原意是指能将某一项工作中表现卓越与表现平常区分开来的个体深层次特征。它可以包含动机、特质、形象、态度、价值观或技术技能等,任何可以被量化或计算的,且能显著区别优秀绩效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对于教育领域而言,高职院校大力培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发挥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肩挑”带头作用,以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消除两者脱节现象,助力打造蕴含专业特点的党建工作品牌。可见,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是学校党务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党建创新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必然要加强培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胜任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基层党建骨干队伍,助力推动基层党支部“五基三化”建设工作,促进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双提升,不断开创新时期高职校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双带头人”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的现实困境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推进“双带头人”工作,重点着眼于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培育、“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党建工作品牌打造等方面,但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双带头人”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培育工作科学顶层设计不够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党建工作创新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一些高职院校没有结合工作实际出台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校本实施方案,或没有出台一些专项工作推进方案,如“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方案、岗位工作考核方案等,甚至党建工作建章立制创新的步伐也没能跟上时代节奏,如党务工作者职称单列评审制度、职级晋升制度、工作补贴制度及相关绩效考评制度等。既不利于整体推进“双带头人”工作发展,高质效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也不利于激发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获得感,影响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与影响力的提升。

(二)参加党务能力提升培训不多

相对于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而言,“双带头人”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日常忙碌于党建或业务工作中,外出参加各种培训的时间有限,参加党建工作培训的次数相对少些。这样既不利于了解其他院校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别人推进“双带头人”的典型做法,不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在学习交流中形成创新工作思路,也不利于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培训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内心的职业责任感与干事积极性,主动要求提升岗位胜任力。

(三)工作创新的内驱动力不够强

一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职业能力与工作职责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岗位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党建工作缺乏积极性与创造力,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意识不强,过于强调工作忙碌,呈现工作焦虑与心理压力,把担任“双带头人”视一种沉重的负担,内心存在患得患失感。因而没有积极、主动去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在星级党支部建设、“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特色党建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不够,全力以赴争先创优的决心与动力不强,缺乏干事创业强劲的内驱动力。

三、“双带头人”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培育“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教师党支部书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论,发挥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功能, 持续提升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培育其具有卓越的岗位胜任力。

(一)加强工作顶层设计,做好能力提升保障

学校层面要高度重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的培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从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规划,强化建章立制等方面,将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培养纳入学校人才建设整体计划中,作为学校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如同培训专业骨干教师、专职辅导员、专职组织员等人员一样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让教师党支部书记有提升自我的机会与平台,增强其岗位工作的获得感与归属感。如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出台促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提升的相关制度,让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有依据、思考有方向、行动有目标,引领胜任力培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之路。如单列制定教师党支部书记职称评定或职级晋升制度,从政策倾向性来体现对工作的重视与群体的关怀,激发其工作付出的热情与动力;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工作补贴,既是对其工作付出认可的落实行动,也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鼓励其在工作实践攻艰难、创新发展中提升个人胜任力;加强“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规划,为其发挥才能、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实现工作创新与能力提升双促进。

(二)强化党建业务培训,成为工作行家里手

一是组织校级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学校组织部门每个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参加人员可包括教师党支部书记、专职组织员等,通过培训既能提升他们的岗位胜任力,又能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一方面,开展理论知识培训。通过邀请党建工作的资深专家或卓越实践者来授课,让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在系统学习党建工作的理论知识内涵、政策文件精神,感受到他人成功的党建工作操作流程与独特经验,在学习感悟中更新观念与拓展思维,理清工作思路与建立工作信心;另一方面,开展实践参观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红色教育基地、党建品牌建设基地等地方,熏陶思想,感染情操,以无言的力量激发教师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炽热情愫与内生动力。二是支持参加校外党建工作培训会。在政策与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安排教师党支部书记到外地参加高水平的党建工作培训会。这既是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的认可与激励,也是提升其岗位胜任力的有效方式。

(三)主动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工作内生动力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岗位安排是组织的信任与认可,从内心深处激起把工作做好的信心、勇气与韧性,接受岗位安排,直面工作挑战,多思力行寻找破局与致力创新,不断激发自身创新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追逐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要摆正工作心态,正确对待工作,不要整天抱怨“双带头人”工作繁多与压力巨大,避免陷入“被安排”的错识认识与应付工作的主观倦怠。因此,“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要有强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意识与行动,努力提升政治素养、思想品德、理论学识、业务技能、身心健康等内在因素,强化人格魅力,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创新的有效路径,实现胜任力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要主动学习党建工作理论。通过自主学习、业务培训等形式,快速、全面了解党建相关知识,了解党建的政策文件与前沿理论;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党建工作实践,善于在实践中进行总结与思考,不断提升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沟通家庭理解支持,做好职业成长规划

家庭是一个人的心灵港湾与力量源泉,如果一个人的工作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会极大牵扯到工作情绪、时间投入与精力专注,家庭则成为个人工作创新及职业发展的绊脚石。“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实践中,既要创新推进党支部建设工作,又要致力专业高质量内涵建设、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比一般专业教师岗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存在更多加班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陪伴家人的时间与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需要家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让其从情感上得到家人的认同,获得家庭的支持力量与能力自信,带着强大的内生动力与工作愉悦感,积极投入到“双带头人”工作实践中,实现工作创新与职业发展,在岗位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提升工作能力,更从容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统筹推动、联动创新。因此,“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要注意和家人深入沟通,取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技,解除工作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双带头人”工作创新实践中,不断获取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标志性成果。

四、结语

“双带头人”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是高职院校党务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与高素质生力军,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党建工作实践证明,高职院校打造一支精于技能、专于岗位、深于业务、甘于奉献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培育卓越的岗位胜任力,对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为学校高水平内涵发展保驾保航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柴美梅.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实践[J].中国军转民,2024(21):123-125.

[2]李娟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双带头人”的岗位胜任力[J].江西教育,2024(41):16-18.

[3]谭雪.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24(5):128-130.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专项课题“双带头人视域下高职教师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2023ZJY193)。

[作者简介] 林漫森(1979—),男,广西藤县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