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理念下的教师沟通艺术与学生行为管理研究
邹圣文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由于角色权利不对等、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实践能力不足等原因,师生关系常陷入僵化与对立困局。通过阐述正面管教的核心概念与原则,分析其在促进积极师生沟通、有效管理学生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与具体实施策略,包括构建基于正面管教的平等师生关系、运用多元化沟通方式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交流、通过倾听与关注解决学生的情感需求、建设基于正面管教的师生情感链接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其应用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以提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质量与学生管理效能。
关键词:正面管教;课堂管理;教师沟通;学生行为
一、正面管教理念下教师沟通艺术与学生行为管理的内涵
正面管教理念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模式,强调以尊重与合作为基础,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等方式,建立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去追求良好的行为表现。
正面管教的核心价值是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在中学教育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管理要为课堂教学服务,有效的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于学生集中精神、思想轻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在正面管教理念下,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赞赏,以此激励学生继续做出积极的表现。当然,除了赞赏之外,教师还要设定清晰的界限和规则,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和决策。此外,在学生面临挑战和困难时,要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自我价值观念。
二、正面管教理念下教师沟通艺术与学生行为管理的价值意蕴
(一)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提升学习热情
教师运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艺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和被期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增强,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借用有趣幽默的语言艺术进行课堂导入,能使同学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随从教师引导的状态。在语言形式上,可以运用诗歌、戏剧、漫画和名言警句或者寓言、故事等,都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掌握良好的语言艺术,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教学的专业性,而且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学习的意愿也会增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具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发挥教师语言魅力,增进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增加与学生交流时的亲切感,还能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心,进而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过程中,能够拓宽自身的知识贮备量,挖掘出与教学内容贴合的教学资源,从而不偏离育人本质。最后,教师提升自身各方面素养、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是一个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有利于教师形象的提升和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三、正面管教理念下教师沟通艺术与学生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主体之间对话不平等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下,教师往往给学生留下严格的印象,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养成,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往往容易让学生变成一种遵守任务的机器。当下,我国大部分的学校的管理办法,班级直接的管理人是教师。当老师的权威过大,学生就容易变得十分顺从,从而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师生主客体之间对话不平等,容易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不敢举手发言,课堂上死气沉沉,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师生之间理解与尊重需增强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心的主体性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外显型和内隐型。一般来说,外显型往往会比内隐型的效果更加的强烈。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哪种主体性,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来说都是不利的。如果,学生课堂参与的频率降低,那么他们会感觉到课堂主体性的慢慢消失,从而成为被管理的对象,丧失了自己对周围环境原有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降低对自身要求以及对规章制度不屑一顾。这是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做事风格等较为不同,因此对于课堂管理来说,不同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因此教师也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话术进行沟通。
(三)中学时期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学生步入中学以后,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容易叛逆。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他们不会去理性的思考,甚至会选择直接的放弃。倘若教师或者家长不能给予有效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有所意识,久而久之,慢慢的学生变的不想学习,认为学习无用论。如果学生不能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能及时与教师沟通,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上落后别人一大截。倘若教师选择粗暴的方式来制止学生这种情况,那么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根本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只能短时间的校正。有效的教育方式应当是教师与学生正面沟通,帮助他们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真正的实现教育的效果。
四、正面管教理念下教师沟通艺术与学生行为管理优化的策略
(一)构建基于正面管教的平等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应正确理解学生的想法,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带来有目的的教学任务和课堂教学效果。在正面管教理念下的课堂管理,教师应该以包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教师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想法和感受,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平等地对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不同观点,并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教学改进。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者意见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给予及时、有用的回应,以此来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平等的课堂管理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管理过程。学生应该反思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角色,主动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和技能。学生应该对课堂管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并能够适应当前的课堂管理。此外,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活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和领导能力。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的互利过程,允许教师和学生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
(二)运用多元化沟通方式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交流
多元化的沟通方式被视为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交流的重要手段。面对面交流是其中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言行举止等进行观察,感受学生的情绪和态度,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从而明确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向。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加直接地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困惑和建议,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书面沟通也是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和跟踪,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当通过书面方式向学生传达重要信息,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倾听与关注解决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正面管理中,倾听与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学生的声音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通过倾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情感状态以及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需求,进而为他们提供更为个性化和贴心的教育服务。同时,倾听也是教师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更为亲近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任。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关键。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和生活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解决困难,培养他们的情感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后,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四)建设基于正面管教的师生情感链接
正面管教理念认为,教育学生时应在和善的前提下不失坚定。教师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和善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爱、理解、接纳与鼓励,以此体现对学生和自己的尊重。这种和善的态度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培养亲密的关系,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学习和生活,而是要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同时,坚定的原则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教师需要根据社会秩序和规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限制,从而在平衡和稳定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安全感和责任感。
五、结语
总之,正面管理作为一种备受各国推崇的教育理念,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惩罚教育”观念,着力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育的水平。沟通是一门艺术,对于中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管理工作来说,掌握沟通艺术极其重要,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及时排忧解难,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但是,目前的中学阶段教师与学生在沟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沟通作用的发挥,也难以保证班级管理效率。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沟通效率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沟通策略,以便于改善班级管理质量,实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玉冰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13:11-12.
[2]陶丽娟《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运用沟通艺术的探究》[J].学周刊,2023,20.
[3]郭玲《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J].考试周刊,2022,32.
[4]线鹭《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艺术”》[J].当代家庭教育,2022,9.
[5]张社争,王鸿伟.从外延式到内涵式:新时代课堂管理的思路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7):4-5.
[6]邱艳萍,李琳琳.小学教师课堂管理的两难困境及其化解[J].教学与管理,2018(9):3.
[7]胡晓洋.课堂管理从“他律”到“自律”的机制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39(2):3-7.
[8]龙宝新.助推式课堂:课堂管理方式变革的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 2018,38(18):8-10.
[9]李明军.从学习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的课堂管理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 2(23):3-5.
[10]王海礼.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新课程,2020,(32):219.
[11]林小娇,穆琳.新时代中小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