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鞍山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

作者

王旭 刘佳宁 刘守泽 刘诗佳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鞍山,114051

摘要:鞍山作为具有丰富文化底蕴与独特资源的城市,其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鞍山文创产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入挖掘钢都文化内涵、有机融入景区特色元素、多样化文创产品品类设计、开发过程中兼具体验型与互动性等方面提出鞍山文创产品开发策略,旨在提升鞍山特色文创产品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鞍山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增收的双重目标,为鞍山在区域文化竞争与文化创意经济领域的崛起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文创产品,鞍山,开发

1 鞍山旅游文化资源概述

鞍山拥有极为丰富且多元的旅游与文化资源。千山风景区堪称一颗璀璨的“东北明珠”,其山峰峻秀、林壑幽深,佛道文化相互交融,不仅庙宇林立,更有神奇的天成弥勒大佛,加之特色温泉与精彩的冰雪运动项目,是休闲度假、养生避暑的绝佳去处;汤岗子温泉闻名遐迩,作为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其天然热矿泥号称“亚洲第一泥”,温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疗养效果显著;玉佛苑因供奉着由重达 260.76 吨岫岩“玉石王”雕琢而成的世界最大玉佛而备受瞩目,玉佛雕刻精美绝伦,艺术观赏价值极高;龙潭湾旅游度假区景色迷人,作为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 4A 景区,九潭十八湾、七桥连五亭错落有致,还有天女木兰树等珍稀动植物,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良。

1.1 红色文化

鞍山的红色文化厚重而伟大。列宁曾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以爱国之举诠释担当,彰显此深厚情感。马克思说:“劳动最光荣。”孟泰在鞍钢建设中,爱厂如家,于艰苦里奉献,是劳动楷模。雷锋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其事迹深植鞍山灵魂。鞍山烈士纪念馆等遗迹见证先烈践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里的红色文化蕴含的爱国、奋斗、奉献与担当精神,像灯塔引鞍山人民前行,成永不磨灭的力量源泉。

1.2 历史与非遗文化

海城小孤山古人类遗址表明,早在约 2 万年前人类便在此活动,战国时期隶属于燕国辽东郡,汉代开启土法冶铁,辽金时期达到极盛,冶铁文化源远流长。鞍山评书、海城高跷、岫岩玉雕、满族剪纸等极具特色,并且孕育出刘兰芳、单田芳等杰出的文化艺术家,将这些民间艺术瑰宝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岫玉文化源远流长,岫岩作为中国最大的玉石产地与玉雕工艺品集散地而被誉为“中国玉都”,岫玉雕刻技艺精湛高超,岫玉制品造型多样、精美绝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此外,鞍山还因培养出马龙、李晓霞、刘洋、李雯雯、徐梦桃等多位奥运冠军而被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称号,充分彰显出其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与独特魅力。这些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相互交织、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鞍山独一无二的城市魅力与文化品格。

2 鞍山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2.1 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目前,鞍山文创产品融合了丰富的当地特色元素,已开发出众多品类。以千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其文创产品涵盖老铁壶、冰箱贴、南果梨酒、手串、钥匙扣等,多达数十种。鞍山钢铁元素也被充分利用,钢铁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模型摆件、文具等,种类丰富度超过 30 种。此外,汤岗子温泉的泥膜、温泉水面膜、温泉皂等温泉主题文创商品也已形成系列,单品数量超 10 种。辽宁科技大学千山田黄艺术馆的千山田黄石精品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收藏者目光,馆内展示的田黄石精品数量近百件,且每年还会推出限量新作。

2.2 文化内涵挖掘深入

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鞍山文创产品融合了地域文化。千山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成为文创设计的灵感源泉。例如,一款以千山神话故事为蓝本设计的精美瓷器摆件,将故事中的场景与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于瓷器之上,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让消费者在使用或收藏过程中深入了解千山文化。据统计,约 60%的鞍山文创产品都融入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使产品成为传播鞍山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大提升了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2.3 创新意识逐渐增强

创新在鞍山文创产品发展中日益凸显。产品设计上,219公园长鲸潞美学&太守造物文创馆推出纯手工书写文创礼品,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内容与风格,年定制订单量达数百单。千山景区的“八珍慈福素包子”,以佛教文化与美食创意结合,成为游客打卡新亮点,日销售量高峰时可达数千个。营销方式也不断创新,如采用直播带货形式推销文创产品,一场直播的销售额最高可达数十万元,有效促进了产品销售与品牌传播。

2.4 品牌建设初显成效

在品牌建设方面,部分文创产品已在市场上形成一定影响力。千山田黄石在澳门国际旅博会等展会上备受推崇,其品牌知名度在收藏界与文化艺术爱好者群体中逐步提升,品牌价值评估达数千万元。鞍山钢铁主题文创产品也凭借鞍钢的知名度与独特设计,在工业旅游纪念品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有助于带动鞍山文创产品整体形象提升与市场竞争力增强。

3 鞍山文创产品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3.1 产品同质化严重

和其他部分地区旅游文创产品存在问题相同,鞍山部分文创产品缺乏独特创意,跟风现象普遍。例如,一些以千山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冰箱贴、钥匙扣等,在设计上较为相似,仅图案略有不同,未能深入挖掘千山文化的独特之处,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导致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差异化优势,影响了整体销量和品牌形象的树立。

3.2 缺乏系统性品牌建设

尽管部分文创产品依靠景区的知名度已形成一定规模,但鞍山文创产品整体缺乏系统性的品牌规划与整合营销。各文创企业和产品多各自为政,未形成统一的品牌标识、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策略。这使得鞍山文创产品难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鲜明、深刻的品牌印象,不利于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限制了文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3.3 文化内涵转化不足

虽然注重文化内涵挖掘,但在将文化内涵转化为产品功能和情感体验方面存在欠缺,未能深入将文化内容融合到文创产品之中,形成独特的地区特色。一些文创产品仅简单地将文化元素附着于产品表面,如部分岫玉饰品只是雕刻了传统图案,却未能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结合,使产品的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脱节,无法让消费者深刻感受到文化内涵对生活的积极影响,降低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4 线上营销效果受限

线上营销渠道虽多,但运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文创企业对电商平台规则和网络营销技巧掌握不足,店铺页面设计简陋、产品介绍不详细、客户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缺乏精准的受众定位和持续有效的内容输出,难以引发广泛关注和传播,导致线上营销的流量转化率较低,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销售潜力。

4 鞍山特色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4.1 深入挖掘钢都文化内涵

系统研究鞍山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从日伪时期的昭和制钢所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鞍钢建设,挖掘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技术突破、典型人物事迹等元素,如孟泰精神所代表的爱厂如家、艰苦奋斗的工人品质,为文创产品提供丰富的故事素材与情感支撑。对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工业符号进行整理,如高炉、轧钢机、铁轨、钢锭等形象,以及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案,将其简化、抽象或艺术化处理,转化为具有视觉冲击力与识别度的设计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表面装饰或造型设计。

4.2 有机融合周边景区特色元素

将千山的自然景观特色,如奇峰怪石、古寺塔林、松树植被等形象,与钢都文化相结合。例如,设计以千山山峰轮廓为造型,采用钢铁材质制作的书签或摆件;或者以千山寺庙建筑为主题,用钢铁工艺打造的微缩景观模型,内部可设置灯光效果,展现独特的钢与自然融合的美感。汤岗子温泉元素协同,考虑汤岗子温泉的康养文化与钢铁文化的互补性,开发如钢铁材质的温泉容器,如精致的小型温泉水舀、温泉蛋煮锅等,表面可镌刻与温泉历史或疗效相关的文字图案;或者设计结合温泉疗养理念的钢铁保健按摩工具,如按摩球、按摩棒等,在宣传中强调钢铁材质的耐用性与温泉文化的养生功效。

4.3 多样化文创产品品类设计

设计实用类办公用品,设计以钢都文化为主题的笔记本,封面采用钢铁质感材料或印有钢铁生产场景图案;制作带有鞍山周边景区特色的钢笔,笔身雕刻景区标志性建筑或风景图案,如千山五佛顶图案钢笔;推出以钢铁工业符号为造型的 U 盘,如高炉造型 U 盘,兼具实用性与文化纪念价值。设计使用生活类产品,打造钢铁材质的家居摆件,如以鞍钢厂区建筑为原型的小型雕塑,放置在客厅或书房,展现鞍山特色工业文化;制作以周边景区四季风景为画面的钢铁装饰画,通过特殊工艺印刷在金属板上,挂在室内墙壁增添艺术氛围;开发以温泉元素为灵感的钢铁香薰炉,将温泉的舒缓与钢铁的冷峻相结合,为家居环境带来独特体验。设计饰品类的产品,带有钢都文化标识的帽子,以千山或汤岗子温泉为主题的围巾,以钢铁元素为装饰的皮带扣,等等,彰显个性与地域特色。

4.4 体验与互动式产品开发

开发钢铁文化体验套装,包括小型钢铁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如微型高炉模型、轧钢机模型等,让消费者可以亲自动手组装,感受钢铁生产的乐趣与魅力;设立钢铁文化体验工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消费者可以参与钢铁铸造、锻造等简单工艺环节,制作属于自己的钢铁纪念品,并了解钢铁生产背后的科学原理与文化意义。进行景区联动体验产品开发,结合鞍山周边景区推出联票与文创产品套餐,如购买千山与汤岗子温泉的联票可获得一套包含两地特色元素的文创产品,如千山造型的钢铁钥匙扣与汤岗子温泉主题的毛巾;设计以景区游览为主题的互动式文创产品,如制作千山景区的解谜地图文创产品,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根据地图提示寻找特定景点或完成任务,增加游览的趣味性与参与感,同时深入了解景区文化内涵与鞍山钢都文化的联系。

优秀的文创产品可使地域特色文化与现代价值相契合,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其开发需紧跟时代,借助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合力,以鞍山多元文化为核心,融合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打造特色创意品牌。开发时,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如张学良、雷锋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彰显工业文化,将鞍钢元素化为设计灵感;推出符合旅游市场与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涵盖多品类;线上利用电商与社交媒体营销,线下在景区等场所设展示销售区;等等。通过这些策略,提升鞍山文创产品竞争力,推动鞍山文化旅游产业繁荣,让文创产品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使者。

四名作者均为辽宁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该论文系辽宁科技大学大创项目《鞍山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及推广》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