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的策略探究
赵丽丽
山西省大同市第十九中学 037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下,建立一个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已经成为了很多老师研究的一个目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还能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小组协作学习,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也能够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正文】随着国家新一轮课改标准的持续推进,小组合作教学被引进到了课堂上,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简单的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小组合作教学运用于高中素质教育中,更加符合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实践来看,它还存在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地方。本文通过对目前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现状的分析,提出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更好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希望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一、引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
在高中具体的教学任务目标的制订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使自己的价值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指导团队成员合理地互换角色,充分体验到每个角色所承担的职责,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主动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让同学们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打好合作的基础,查漏补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进行《数列》教学之前,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白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使他们在进行合作探讨的时候,能够产生集体荣誉感,产生协作意识,能够在小组工作中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此外,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激励,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熟悉课纲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有些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有些知识侧重于应用,理论性的知识点未必都适合小组合作。因此,老师在课前要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学生的情况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预先设计好教学方式,设置适当的问题。如果这节课适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那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接受能力来设计,如果题目很难,学生就会变得很激动。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内容的合理性,要密切地与教材的内容、特征相结合,来制定教学目的。
例如,在进行《函数与方程》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效地推动小组协作,对信息内容进行搜集和整理,在搜集过程中,帮助学生对之前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回顾,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引导,然后再组织一次专题复习,按照各个模块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要建设高效率的高中数学课堂,首先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听讲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只是平铺直叙,不注意逻辑思维,那学生就不能很好地了解数学中的一些细节,他们上课时的注意力也不会提高,当学生不明白的东西积累得太多,最后会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感到厌烦。所以,老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当教师在讲授《空间直角坐标系》这一章内容时,学生应该绘制出坐标系统的三维结构。在这个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空间直角坐标系x轴、 y轴、 Z轴的属性关系,而且可以让学生们对将要学到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集中力也会大大提升,自然也就实现了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数学课堂目标。
四、高效备课学习内容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备课,选取合适的学习内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协作,探索出最后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节课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有效地做好备课工作,把与以前学习过的有关联的知识结合起来,用已学到的知识来引导新课的内容,再用类比和联想的方法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这样,所选的合作学习内容就不再是单一的,它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之后给学生留下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去思考和分析所学的知识的联系,以及函数的图象的绘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象及其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五、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指导,老师需要设计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系统,构建一种合作互动的学习机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数学的秘密。所以,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规范的、规范的合作互动机制,鼓励同学们互相帮助,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收益。
例如,在《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将必然性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等概念从生活的概念中提取出来,以帮助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并让他们分组对随机事件进行实验,然后将实验的结果汇总到多媒体上。根据以上的情况,教师构建了一个小组协作交互机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实验,对资料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让学生理解到随机事件的存在规律,从而让他们能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老师应该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融入到教学之中,给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基础进行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数学技巧,让他们可以在合作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训练和发展,可以更多的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目前的新的教育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法已经被大部分的高中数学老师所认同,并且被广泛地使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老师去灵活地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创造出一种高效实用的高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莹.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69.
[2]李利.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4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