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本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的模式分析

作者

白芳圆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保太镇中心校 273303

摘要:在生本视角下,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并突出学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位置,坚持把学生工作放在首位。在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从生本视角出发,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要将学生的思想想法体现在班级管理制度当中,增强班级凝聚力。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远离网络暴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此,本文对生本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模式方法展开研究讨论。

关键词:生本视角;班主任;德育

引言:在班主任德育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时刻把学生放在工作首位,关注学生的生理和生理的双重健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从生本视角出发,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团体奋斗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成长树立优秀的榜样。除此之外,为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辅助班级管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

一、制定班级团体目标,提高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从生本视角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绝不能忽视学生在管理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许多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总是会大包大揽的制定所有的班级制度,学生并未参与到讨论和制定过程中,对班级制度缺乏熟悉感和秩序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意愿,并将学生的想法和意愿体现在班级管理制度当中。在生本视角下,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要充分将班级管理与学生意愿相结合,要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归属感,要让学生将自己视为集体中的一份子,把班级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将自己的荣誉转化为班级的荣誉,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们共同设计班级名称、口号、班服等等,让学生们大胆思考,将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与班级整体相融合,让每位学生都对班级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班级凝聚力。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团体目标,比如共同开展某个班级活动,制定考试目标分数……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奋斗目标的制定当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团体的紧密联系,增加学生的团体归属感,让学生将自己视为集体中的一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树立优秀班主任形象

在信息世界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层出不穷的时代,小学生的思想受外界影响很大。在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对学生行为的管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网络环境和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的腐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收集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的故事或新闻,并让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思考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是否存在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改正,不断进步。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成长树立优秀的榜样。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当开展各类班级活动,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让学生在遇到问题和疑惑时敢于、乐于向其倾诉。

在班主任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现有的数字化资源,活跃德育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远离负面的网络新闻,远离网络中血腥暴力的内容,多接触积极向上的正面内容,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与班主任形成一种友好的关系,让学生自愿配合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形成一种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班级发展状态,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形态。总而言之,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形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

三、学生辅助班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深入学生群体,还要让学生群体“接近”自己。在德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设置学生辅助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去,让学生理解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不易和艰辛。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老师,尊敬老师,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除此之外,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去,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班集体。与此同时,学生辅助班级管理也更容易反馈一些新的问题,便于班主任调整管理政策和方法。在学生辅助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设立学生代表,辅助自己开展班级管理。通过设立学生代表,班主任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了解自己的“视觉盲区”。在学生代表的选择上,班主任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能仅仅选择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掘其潜力和特长,为其安排合适的职务和工作。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职务。班主任可以选择性格刚正不阿的同学在班级中担任纪律委员,监督学生的课堂纪律和课后行为,辅助自己开展班级管理;对于性格比较活跃、有创造力、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班主任则可以安排其担任班长,与各科班主任与各位同学开展接触,组织班级活动,管理班级,平衡学生和各科教师的关系……通过设立学生代表,班主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避免自己的“视觉盲区”。在学生代表的选择上,班主任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能仅仅选择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能仅仅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或性格比较活跃的同学。班主任应当实施班级代表轮换制度,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每位学生安排合适的职位和任务。班主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案,要坚持发掘学生的特长特点,为学生未来的兴趣发展和自我成长奠定基础。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坚持从生本视角出发,将生本教育贯穿整个教育工作的始终。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在开展德育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团体奋斗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成长树立优秀的榜样。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去,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促进学生的品格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春莲.基于以人为本的小学生班主任管理理念初探[J].读与写,2019(20).

[2]邓宁,张红,李洪光,张敏,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角色的思考[J].小学生导刊,2017,23(1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