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造价管控中的风险预测与应对策略

作者

游力颖

株洲市水务集团渌口区自来水有限公司 412000

摘要:工程造价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并且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也相对多。在当前阶段,从企业角度来说,在为项目建设施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准确识别各项风险因素,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以便能够准确评估各类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影响程度,为项目建设期间的成本支出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对工程造价管控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实现投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造价管控中的主要风险因素,然后探讨了风险预测的方法,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工程造价管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预测;应对策略;项目管理;经济效益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程造价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合理性和准确性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报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法规的调整以及项目自身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管控面临着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增加投资成本,降低项目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强工程造价管控中的风险预测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实现投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造价管控中的主要风险因素

1.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工程造价变化风险。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材料、设备、人工等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例如,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工程造价,而价格的下跌则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此外,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工程造价可能会降低;反之,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工程造价则可能上涨。市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给工程造价管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1.2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指由于技术方案不合理或技术变更导致的工程造价变化风险。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工程量增加、施工难度加大,从而增加工程造价。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如果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材料用量增加、施工工艺复杂,进而增加工程造价。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更新或技术变更,可能会导致施工方案调整,从而影响工程造价。例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可能会提高施工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增加设备投入和施工成本,进而影响工程造价。

2 工程造价管控中的风险预测方法

2.1 历史数据分析法

历史数据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工程项目的数据进行分析,来预测当前工程项目的风险。该方法主要依据以往类似工程项目的造价数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事件记录等信息,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找出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及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从而为当前工程项目的风险预测提供参考。例如,通过分析以往类似工程项目的造价数据,可以预测当前工程项目在材料采购、施工过程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和施工难度风险等。

2.2 专家评估法

专家评估法是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对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专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对项目的了解,从技术、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工程造价管控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专家可以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等,从而预测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专家评估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工程造价管控提供较为全面的风险预测。

2.3 模拟分析法

模拟分析法是通过建立工程项目的风险模拟模型,对工程造价管控中的风险进行预测。该方法主要依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计划、市场环境等信息,构建一个虚拟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并模拟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情况。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以预测工程项目在不同风险因素影响下的工程造价变化情况,从而为风险预测提供依据。例如,可以通过模拟分析法预测在材料价格上涨、施工方案变更等情况下,工程造价的变化范围和影响程度,为工程造价管控提供参考。

3 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

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是应对市场风险的重要策略。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可以及时了解建筑材料、设备、人工等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提供依据。例如,定期对建筑材料市场进行调研,了解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走势和库存情况,可以提前预测价格波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此外,加强与供应商、行业协会等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和资源,提高工程造价管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3.2 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是应对技术风险的重要策略。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因设计方案不合理导致工程量增加和施工难度加大。例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建筑布局,可以减少材料用量和施工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风险。例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工程量和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3 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和应对

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和应对是应对政策法规风险的重要策略。企业应密切关注政府在工程建设领域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及时了解政策法规的变化趋势和具体内容,从而为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提供依据。例如,加强对建筑节能标准、环保标准等政策法规的研究,可以预测政策法规调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此外,企业应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应对机制,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和措施,确保在政策法规调整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4 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控中的风险预测与应对策略是确保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法规风险的深入分析,采用历史数据分析法、专家评估法和模拟分析法等科学的风险预测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和评估工程造价管控中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和应对等应对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投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金宝敏.市域(郊)铁路工程造价风险管控研究——以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为例[J].中国设备工程,2024,(12):56-58.

[2]张惠玲,崔翔,刘芳,等.输变电工程造价管控全过程风险识别与策略研究[J].电力与能源,2023,44(06):670-673.

[3]董明伟.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与管控途径阐释[J].城市开发,2023,(1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