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践行“教学评”一致性,为高效课堂赋能

作者

吴雨晴

利辛中学淝河路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多元化教学需求。“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出现,旨在通过将教学与评价整合在一起,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以此构建高效课堂。“三角形内角和”是小学四年级教学中重要内容,通过“教学评”一体性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点,还可以增强课堂互动与学习自主性。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提出了教学策略,希望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有效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高效课堂赋能;“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策略

前言: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所影响,在教学时比较注重知识讲解,忽略了评价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了解,更是教师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方式逐渐得到重视,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提升课堂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

(一)增强知识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与应用。当教学目标、学习过程、评价标准统一时,学生可以更清晰的了解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程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内在关系的了解,还可以防止知识与评价脱节。通过一致性的教学与评价,学生不仅可以知道怎样学习,还可以掌握怎样通过评价反馈改进自己学习进度与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理解与应用。

(二)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比较注重知识讲解,而评价也只是作为考试结果的反馈,缺少和教学过程的有效互动。而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就可以有效实现教学活动与评价标准的统一,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案进行有效调整,防止教学的盲目性与单向性。另外,保证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一致,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防止盲目学习,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重要知识,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中通过适当融入评价内容,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清晰的了解,还可以通过正向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与评价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逐渐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中。

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虽然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多样化,但是由于过于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点,一般只能理解与记忆表面知识,很难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探索性。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能完成课本内容,难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致使学生很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过度依赖知识讲解,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致课堂缺少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还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难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出来。特别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自信,很难充分发挥自身学习潜力。

(三)教学评价具有滞后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评价中,大部分教师都比较注重阶段测试或期末考试,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却很难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这种评价会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滞后,一般都是学期结束之后才进行总结,很难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由于评价机制不及时,学生很难及时解决学习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波动较大,甚至部分学生努力却无法得到好成绩,从而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开展策略

(一)巧设游戏,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做铺垫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兴趣、数学水平设计游戏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游戏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在生动的情境中讲解数学知识点,降低课堂的枯燥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将游戏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自主性。以《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角度探险”游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随机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为每组分发一张三角形卡片与量角器、直尺等道具。游戏目标为通过测量三角形的内角,探索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提出启发式问题,如:“你们认为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一样吗?”“为什么?”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思考。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利用工具进行三角形内角测量。在小组测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集体分享,讨论小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从而总结三角形内角和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学,可以在实际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参与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分层教学,凸显学生学习主体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中,为了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就可以开展分层教学。通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开展,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获得进步。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还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学习机会。同时,评价也是教学的一部分,通过即时反馈,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直观的了解,更好的调整学习方式。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分层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前,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随堂小测,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了解程度,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结果将学生分组,为不同小组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就需要通过多媒体直观的演示图形及简单案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的结论;对于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验证不同类型三角形内角和,鼓励学生独立推理结论。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开展评价,以此布置合适的课后习题,进一步加强课上知识巩固。

(三)基于目标与活动开展课堂评价活动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尤为重要,它强调通过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来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反思学习过程。“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估,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保证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手段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与自主性。以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为例,可以通过“教学评一致性”来开展基于目标与活动的课堂评价活动。在教学时,教师就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性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学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内角和规律,还可以通过互动进行思维碰撞,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课堂评价活动可以通过及时的课堂反馈、学生展示、互评等方式进行,使得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理解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与教学进度,保证每个学生都掌握知识点,从而为高效课堂赋能。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教学评”一致性模式,可以保证教学目标、学习过程、评价方式保持高度一致性,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三角形内角和”为例展开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解题能力与逻辑思维,为未来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远菊.区域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路径:以重庆市南川区实施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为例[J].今日教育,2021(01).

[2]周雪红,皋岭.走向深度数据管理——基于大数据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探索[J].未来教育家,2020(06).

[3]张金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索——以“四边形的分类”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