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李丽 史晶婧
山西运城市平陆县平陆中学 044300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教师要全面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习效果显著提升,进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化工等领域,是极富学习和应用价值的一门学科。因此,对高中生来说,应加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自身化学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发挥指导和组织作用,直面新课程改革环境和学生需要,设计更加科学的教学活动,提供更加适宜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学生在步入高中后,压力逐渐增加,繁重的学习任务、教师与父母的殷切期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各方面的压力,更多的学生已经逐渐将化学学习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高中化学属于一门抽象性学科,学生在没有足够逻辑思维的情况下,很难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降低.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1.2教学内容难以面面俱到
化学的课程中涉及实验和实际的教学内容也相当多,在新课改后的化学课程中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较为丰富,不过相比来说,化学必修课具体内容在理论通常都较为浅显,对学生在并不多老师的讲解和教科书知识点中理解和实践运用都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发散性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具体内容却因为规模数量庞大,很难在限定的时段内进行,更不容易使正处在紧张状态中的学生们有过多的学习兴趣。对老师来说,怎样进行选择,保证在较为紧凑的时段里,进行课堂的讲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素养也需要来说并非易事。
1.3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够深入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决定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通常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提供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加强学生与教师合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在调研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相对较少,仅限于知识的交流,导致了课堂互动的深度不足,很难有效地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
2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2.1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中化学教师无论是在自身角色方面还是教学方式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度的转变,首先,教师要将自己的身段放低,平等地和学生进行交谈,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利用学生善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走到讲台下面,与学生一起探讨和学习,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在教学行为上,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面大胆提问。最后,在讲解习题上,教师除了要充分挖掘高中化学教材之外,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将化学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吸取一些其他学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使之融入到自己的化学课中。
2.2实施情境教学,营造探究氛围
新课改下,情境教学应运而生,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面对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就应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唤醒化学学习兴趣,完成化学知识的深度构建等.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元素、社会热点、化学史资料、化学实验等,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同时,还应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到课堂导入、重难点深化、自主学习等不同的阶段,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价值,唤醒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在情境探究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化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化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也明确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要求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应在化学实验中还原生活,并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实验中,理解知识、掌握化学知识本质,并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最终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2.3关注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新课程改革强调,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需要提供差异化教学指导。然而,现实中大多数教师在这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好,他们更加习惯在教学之前制订同样的目标,并在教学活动中向同学们提出相同的要求,提供同样的指导。在该模式下,一些同学往往会因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其需要不相符而出现难以理解知识、无法实现学习目标的困惑,从而降低学习热情,出现差强人意的学习反馈。所以说,为更好地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带领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更多关注,根据他们的不同能力和需要,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提供更适合学生个体的针对性指导。如此,在教师的密切关注和针对性帮助中,学生必然可以逐步实现学习目标,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2.4引入多媒体教学,改革教学形式
多媒体具有突出的优越性,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还可以打破空间的束缚,表现出抽象、微观的图像,把不方便呈现的东西采用图片、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关于化学键的构成、胶体丁达尔反应、分子的构成、布朗运动等知识点,就可运用于多媒体教学中进行表现,另外,也可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模仿错误的实践动作,使孩子们认识到错误操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新变化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和挑战,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以满足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朝波.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有效性教学[J].新课程(高中),2020(44):136.
[2]张健.关于新时期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相关探讨[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0(9):65.